吉新鵬:把文明的理念帶回家
“希望更多市民和我一樣,自覺加入到‘文明小白鷺陋習我說不’這個非常有意義的文明行動,也希望慕名而來的游客文明旅游,把美的事物保留下來,將文明的理念帶回家。”
說起身邊的文明現象,吉新鵬認為,這在廈門比比皆是,公交車讓座、馬路上的交通引導員、清潔家園的志愿者都是文明廈門的縮影。
盡管如此,還是有個別市民、游客會隨地吐痰、拋物、亂停車。“把車停在消防通道是我最不能理解的。”吉新鵬擔心,如果出了什么意外,消防車、救護車進不去,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在日常生活中,見到不文明行為,吉新鵬也會委婉地進行引導。“看到有人想扔垃圾時,我會上前告訴他垃圾桶在哪。”吉新鵬說,“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大家普遍還是會有顧慮,比如,擔心會不會被罵、會不會被說是多管閑事。”這在吉新鵬看來,是因為好的風氣還沒有形成。
吉新鵬告訴記者,他經常聽母親在家里念叨著,“今天坐公交車好多人,我一上車又有年輕人給我讓座了”。偶爾母親也會說到,遇到沒人愿意讓座時,身邊的人也都會和善地提醒大家。他說:“讓座和提醒讓座已經成為全民習慣,希望有一天,對不文明的引導也會像讓座一樣。”
對于廈門市提出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典范城市及市委文明辦與晨報攜手發起的“文明小白鷺陋習我說‘不’”行動,吉新鵬連連點贊。他說,廈門的硬件設施已經很不錯了,此次從文明行為這一“軟件”入手,“對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對于居住環境、文化環境改善等都是好事,貴在持之以恒,全民參與”。
吉新鵬倡議,希望廣大市民響應“文明小白鷺陋習我說‘不’”號召,注意自身行為,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大膽引導,把家園建設得更美好,“來了都是廈門人,也希望慕名而來的游客文明旅游,把美的事物保留下來,延續下去,把文明的理念帶回家”。
侯斌:廈門是“家”,一起呵護它
說起美麗廈門、文明廈門,侯斌用上了“幸福”、“溫暖”、“包容”這樣的字眼。他說,我們在享受文明城市帶來的榮譽的同時,要回饋,要細心呵護它。
侯斌說,獲知廈門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的消息時,“作為一位在廈生活的人,很幸福,很自豪”。
在侯斌看來,廈門的文明元素很多,除了城市建設外,更重要的是一種包容的氛圍,給人一種“家”的感覺。
“‘四連冠’這份榮譽屬于每一個人。”侯斌說,生活在這個幸福、溫馨、溫暖、像家的城市里,大家在享受它的同時,也要付出,要細心呵護,營造人人文明的氛圍。
在廈生活多年,侯斌目睹了這座城市的改變。“好車、好衣服、好食物,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侯斌說,在追求這些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個人素質的提高。
侯斌印象最深的是,公園草坪上經常有小孩在玩耍,有的直接在草地上爬。“這個時候,有人來吐口痰,你怎么想?”侯斌認為,這吐出的不僅僅是一口痰,而是對當下生活的不珍惜。
侯斌說,在對不文明行為的引導上,尤其是對小孩要堅持言傳與身教雙管齊下。小孩就是成人的“翻版”,成人怎么做,小孩也會怎么做。
為了給年幼的兒子做好榜樣,侯斌參加義工活動時經常會帶上兒子。兒子偶爾講臟話,侯斌就會拿出參加義工活動時和兒子一起學來的“說好話,走好路,想好事”的例子說給他聽,孩子一下就懂了。
侯斌認為,文明也需要信念,要給自己設定高目標,也要堅持腳踏實地。落實到生活、工作中,就是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文明與否關鍵在于你的心中是否有愛,是否愛這座城市。”侯斌說,“我特別愛它,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在這里幸福成長,我會好好守護它,希望大家一起來守護它。”
“市委文明辦與晨報聯合推出的‘文明小白鷺’行動,很有意義。”侯斌說,“不僅是我,希望更多市民,一起來加入為‘文明小白鷺’代言的行動,用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倡導文明,一起向不文明說‘不’,喚起更多人的文明意識。”(海西晨報)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