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剛搬走,風一吹,又埋上。只能靠造林來固沙。造什么林?相思、苦楝、黃樺……十幾種樹輪種了個遍,無一成活。
屢戰屢敗,有人氣餒?!斑@沙災,連神仙都治不好,聽天由命吧?!?/p>
谷文昌對天發誓:“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p>
屢敗屢戰,再聚人心。1955年,谷文昌擔任東山第三任縣委書記。干,一任接著一任干;種,一茬接著一茬種。
為了找到合適的海防林種,谷文昌和技術人員翻盡資料,大海尋蹤。聽說廣東電白縣成功種活了一種名為木麻黃的樹,谷文昌立即派人前去。捧著樹苗,他像孩子捧著地瓜一樣興奮。
“上戰禿頭山,下戰飛沙灘”。1958年一開春,一連4天,數十萬株木麻黃遍植全島。
然而,失敗又至。持續一個多月的倒春寒,凍死了幾乎全部樹苗,也寒透了所有人的心。幾近絕望之際,技術員小林告訴谷書記,白埕村有9株還活著!谷文昌撫摸著那幾株新綠的幼苗,就像撫摸嬰兒的臉蛋兒,“能活9株,就一定能活9000株、9萬株”!
希望,從這點點綠色開始。成立三人技術小組,開展“旬旬造林”試驗,氣溫、濕度,風向、風力,詳細記錄在案。晴天種,雨天更種。終于,9株木麻黃,變成了20畝豐產試驗林,又海潮般向各村漫去……
東山從此有了這樣壯觀的場面:一下雨,廣播里馬上播送造林緊急通知,各級干部帶頭沖進雨幕。百里長灘,千軍萬馬,歌聲與風聲齊飛,汗水與雨水交織。
一心向著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
3年過去,421座山頭、3萬畝沙灘,盡披綠裝,萬畝防沙林、水土保持林,在童山、赤地、沙丘上傲然崛起,環護著田園村舍。
“神仙都難治”的風沙,被共產黨治服了。人種樹、樹保地、地生糧、糧養人,東山從此,美麗化蝶。
如果說,治沙造林給東山人帶來的是有形的財富、享不盡的“紅利”,那么另一項德政,更實實在在地收獲人心。
潰敗臺灣前,國民黨殘部瘋狂抓壯丁,從僅有1.2萬余戶的東山,抓走4792名青壯年,留下了日夜思兒的白發爹娘、倚門望夫的新婚少婦、無依無靠的鰥寡孤獨。
這些壯丁家屬人數眾多,遍及全島。
依照兩岸當時硝煙對立的情勢,這些壯丁家屬是不折不扣的“敵偽家屬”。一旦扣上“敵偽”帽子,就是階級敵人。
“壯丁們是被捆綁走的,他們的家屬是受害人。” “共產黨人要敢于面對實際,對人民負責?!睍r任東山第一區區委書記的谷文昌,向縣委建議:把“敵偽家屬”改成“兵災家屬”。
東山縣委經認真調研并報上級同意后,采納了這個建議,一律稱作“兵災家屬”,并決定對這些家屬,政治上不歧視,經濟上平等對待,生活困難給予救濟,孤寡老人由鄉村照顧。
兩字之差,天地之分。一項德政,十萬人心!
兩年后的“東山保衛戰”,驗證了這一切。
1953年7月,國民黨部隊萬余人突襲東山,我守島部隊不過千人,兵力懸殊。東山群眾特別是婦女,肩挑手拎,車輪滾滾,為前線運水送糧。劉阿婆家里曾被抓走3名壯丁,她不僅挑水支前,還隱藏保護了兩名負傷的解放軍戰士。
“國民黨抓走我們的親人,共產黨把我們當成親人養。哪怕做鬼,我也愿為共產黨守島!”保衛戰后在評選立功受獎的東山群眾時,那些失去親人的婦女竟占了一半以上,劉阿婆也榮獲一等功臣。
東山之勝,勝在民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擔當是最大的責任。
“兵災家屬”后代、現在的“寡婦村”紀念館老館長黃鎮國,有著切身體會。“老百姓最質樸。你為百姓謀利,你替群眾解憂,他們就真心擁護你?!?/p>
今年86歲的靳國富,是當年與谷文昌搭檔的縣委副書記。他感嘆:基層干部離群眾最近,是黨的宗旨的具體執行者,黨的政策的一線傳播者。群眾看我們黨,形象好不好,與民親不親,就看我們這些基層干部的言行,對政策的執行落實。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斑@個道理,是當年刻在我們骨子里的?,F在,也萬萬不能忘?!苯鶉徽f。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26東山:大力推進谷文昌精神進校園
- 2015-01-21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 追記人民的好書記谷文昌
- 2015-01-14習近平總書記難忘東山木麻黃 座談時點贊谷文昌
- 2014-12-31東山縣舉辦首屆谷文昌精神十佳宣講員決賽
- 2014-12-29東山縣開展谷文昌精神宣講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