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領(lǐng)導(dǎo)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凈,把自己的腰桿挺直”
身為黨員干部,永握戒尺,公私分明,為官心中“畏”,才有群眾心頭“敬”
樓下的玉蘭,迎著春風(fēng)燦爛綻放。二樓窗戶外往來的嘈雜,清晰可聞。谷文昌的小兒子谷豫東,不時地看看手表,惦記著即將放學(xué)的外孫女……
這是漳州薌城新村一座110平方米的普通舊房,谷文昌的五個子女們,聚在一起,像今天中國億萬個家庭一樣,普通、平淡,但是和睦、快樂、滿足。
今年春節(jié)前夕,東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沈志雄,按照慣例,準(zhǔn)備去漳州看望谷家。但谷家子女卻婉言謝絕了。
理由是:去年母親走了,他們沒有資格再享受東山縣領(lǐng)導(dǎo)年年來看望的待遇。唯有更好地按父親母親生前要求的去做,才能告慰老人。
說者平靜,聞?wù)邉尤荨?/p>
這樣的事,并非首次。
谷文昌去世后一周,愛人史英萍便拆除了家中的電話,連同谷文昌的自行車,一并上交:“這是老谷交代的,活著因公使用,死后還給國家。”
公與私,情與法,利與義,谷家人想得明白,活得本分,劃得清楚。谷家家風(fēng)中照見的,是谷文昌生前恪守的當(dāng)官底線。
谷文昌定下“為官兩原則”:“只要對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排除萬難也要做到;凡是對黨威信有損害的事,哪怕再小也不能做。”
他常對身邊人、對家里人說,“當(dāng)領(lǐng)導(dǎo)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凈,把自己的腰桿挺直。”
蹲點湖尾村,谷文昌和村民一起勞動,一起喝地瓜湯,原本就有胃病、肺病的他,得了水腫病,痛得在床上打滾。警衛(wèi)員看不下去,溜回縣委秘書室開證明,買回一斤餅干。一向好脾氣的谷文昌發(fā)火了:“趕快退回去!群眾在挨餓,我怎么吃得下?”
到外地開會,安排好了住房,卻常常不見人影。他嫌住宿費貴,干脆和通訊員一起,找了家一晚1.2元的房同住,“怕浪費公家的錢”。
調(diào)到省城,他隨身只帶兩個舊木箱和兩甕咸菜。家里也只是添置了幾把藤椅、一張石桌。別人奇怪:怎么不買木制的?“我當(dāng)林業(yè)廳副廳長,家里一下多了好幾件木家具,我怕別人說是揩公家油,以后別人還不都得跟著學(xué)?”
怕?!這個從槍林彈雨中走來的漢子,不怕犧牲、不怕艱苦、不怕風(fēng)沙,卻獨獨“怕脫離群眾”“怕給公家浪費”。此“怕”才令黨生威!一柄戒尺,劃清公私;一面畏鏡,照見黨性。
![]() |
![]() |
責(zé)任編輯:金婷 |
- 2015-03-26東山:大力推進(jìn)谷文昌精神進(jìn)校園
- 2015-01-21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 追記人民的好書記谷文昌
- 2015-01-14習(xí)近平總書記難忘東山木麻黃 座談時點贊谷文昌
- 2014-12-31東山縣舉辦首屆谷文昌精神十佳宣講員決賽
- 2014-12-29東山縣開展谷文昌精神宣講員培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