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風4月24日訊(通訊員 甘建輝 程文偉)駕車上路,文明當先。但筆者在出行時,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文明現象,例如開車斗氣、大燈對射、“勇”闖紅燈、亂停亂放……這些駕車陋習為出行安全埋下隱患,也給文明和諧的城市添上了一道道“劃痕”。
??? 記得前幾天,一位剛從加拿大歸來的親友說,在國外,給他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美麗的風景、繁華的景象,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他說,當你站在車水馬龍的街邊,正要橫過馬路時,路上行駛的汽車會戛然停下,司機微笑著示意讓你先過馬路。此種行為體現出來的是一種“車德”。
?? “車德”是一個新詞,詞典里恐怕還沒有來得及收集。意思大致是指開車的人行車道德行為規范的總和。如今的大都市,可謂“車水馬龍”,“車德”顯得更為重要。
??? 相信不少市民在大街上行駛時,都對亂闖紅燈、超速行駛的不文明行為心有余悸,對違規駕車之人深惡痛絕。其實,闖燈超速、違章駕駛等不文明行為,正是“車德”缺失的特征;大聲鳴笛,亂占車道,也是沒有“車德”的表現。良好的“車德”不僅要求駕駛人員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也要求駕車時文明禮貌,尊重他人。
??? 而在一些人看來,“車德”好壞或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會給社會造成多大危害,不值得小題大做。其實不然,如果開車不講究“車德”,長此以往,就會習慣成自然,而嚴重后果正潛伏在這些“大不了”的細節中。
??? 據權威部門統計,我國每年交通事故50萬起,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超過10萬。也就是說,每5分鐘就有一人喪身車輪之下,而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則多達數百億元,由此帶來的失親之痛和精神折磨,更是無法計量。因此,遵守“車德”,不僅守住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線,更是對自己、對家人、對別人生命的尊重,而這本身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 呼喚“車德”,弘揚現代文明。摒棄不文明出行行為,是每一個市民應盡之責。目前,社會上存在的各種駕車陋習,恰恰說明咱們的交通理念亟待改進。汽車社會已經不期而至,我省的機動車每天以幾百輛的速度增加,面對相對有限的交通資源,只有我們所有人的文明交通理念提高了,出行環境才會更加暢通。(福安市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04-27小窗口折射大文明 三條線路推行“無飲食車廂”
- 2015-04-27美麗廈門刮起"最炫文明風" 思明啟動善心善行活動
- 2015-04-24“足下”,細節關乎文明
- 2015-04-22石獅市全面開展“光盤行動、打包有獎”文明餐桌活動
- 2015-04-22龍海市整治交通違法行為 增強市民文明出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