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來了四月走”,凸顯了學雷鋒活動一陣風、不長久的尷尬。如今,在莆田市,通過建立志愿服務長效機制,近萬名志愿者長期學雷鋒、做好事,真正接過了“雷鋒的槍”
王順田正在打掃亭子。
東南網4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夏斌)“老王做了一件大好事,現在大家多了一個歇息、避雨的地方。”4月27日清晨,坐在“勵志亭”里歇息的吳大爺說。
“我只不過是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不值得一提啦。”一旁的王順田謙虛地說。
今年67歲的王順田,是霞浦城郊的一位農民,30多年前進城打拼。“早些年我就想著做一些公益的事。”他說,“但那時家中人口多,辛苦一年,只夠養家糊口,力不從心。”這些年,隨著家境日漸殷實,老王想干點公益事的念頭愈發強烈。2014年,他家在城關某地段的店鋪租金增至每年11萬元。老王與老伴商量后,決定將這全年的租金都投入公益事業。
霞浦縣城后面的龍首山,每天都有上千人前往登山健身。“每當看到登山市民大汗淋淋從山上下來,想歇個腳,卻沒地方,特別是夏天或雨天,這情形對我觸動特別大。”在上山入口處,有一塊十幾平方米大、屬集體所有的小空地。老王準備在那里修個休閑涼亭,供來往登山者歇息。
老王說,在這里修涼亭,還有個目的,就是給鄰近的縣六中學生,提供個晨讀或晚自習的寂靜場所,他還決定給這座涼亭取名“勵志亭”。
經過前期緊張籌備,去年10月中旬,王順田開始動工修亭。整個工程持續了兩個多月,直到臘月廿六才竣工。老王說,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工程質量等,修涼亭的那兩個多月,他每天都陪在現場,一步不離,直到竣工那個晚上,他才美美地睡了一個好覺。“記得除夕晚上,我還摸黑跑到涼亭,給亭子貼春聯、掛燈籠。”老王說。
“做公益很快樂,還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老王說,修建涼亭共投入12萬元,得到了街道、社區和縣住建局、文明辦等部門的全力支持,一些在外鄉賢還為涼亭題寫亭名、楹聯等,這些都令他感到欣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4-27南安市公益快閃活動 “閃”耀李厝公園
- 2015-04-23龍巖市舉行“從心啟航”心肺復蘇 公益巡回培訓志愿服務啟動儀式
- 2015-04-22石獅:10元微愛公益拯救23歲患白血病男生
- 2015-04-17華安縣文明辦開展交通安全公益廣告宣傳
- 2015-04-15周月芬:領著學生5年堅持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