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競紅堅持獻血15年
東南網4月30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林莉莉 夏鵬程 文/圖)十五年了,13本獻血證,三份榮譽證書,對于司機陳競紅來說,這是一份堅持和信仰。
像陳競紅一樣堅持無償獻血的,還有護士王桂玲、教師林峰、公務員張錦宣、李毓雄和龔麗麗夫婦、臺胞商人郭鴻坤、泉州獻血界名人吳佳色等眾多獻血志愿者。泉州中心血站工作人員想通過海都報,對你們說聲謝謝,謝謝你們這些年的默默奉獻與堅持。
昨天下午,海都報與泉州中心血站聯合組建的“泉州血小板愛心群”志愿者已破百,后續暫時無法加入的志愿者,可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報名加入。
對于上百人的愛心群,如何做好群的組織和管理,是接下來最關鍵的事。海都記者征詢志愿者們、血站專業人員的意見建議,將規范管理,發揮出愛心群的作用。
【故事】 藏13本獻血證 他常寫獻血小文章
43歲的陳競紅,是南安人,在泉州市區上班,在單位里開車。在2000年,他參加單位組織的獻血,年年參加,后來單位沒再組織了,只要在街上一看到獻血車,他就上車獻血,一晃過了15年。
昨天下午見面時,他的右手臂上,還有兩個紫紅色的小孔,是他早上去血站捐獻血小板留下的。“早上獻了兩個單位的血小板,時間比較久,用了90多分鐘。”陳競紅一邊泡茶,一邊說起自己堅持獻血的想法。他一直認為,獻血主要還是為了救人,對自己來說,身體健康的條件下獻血,可以促進造血功能,“一些血成分是可以再生的,不獻血也是新陳代謝掉”。
在他辦公室的抽屜里,放著一個文件袋,里面裝著15年來拿到的13本獻血證,還有三份獻血榮譽證書,以及一份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榮譽證書。
“我不敢帶回家,怕老婆看到。”陳競紅說,老婆并不是不同意他獻血,只是一直叮囑他不要太頻繁地獻血,擔心他的身體受不了,萬一看到這13本獻血證,肯定得碎碎念了。
經常獻血,陳競紅也認識了很多朋友,平常也寫了些關于獻血的小文章,發表到自己的QQ空間里。“還有很多人比我做得好,我們南安金淘的吳佳色老師,就是個榜樣。”陳競紅對于自己的小文章,反而有點不好意思。
【討論】專群專用 如何發揮作用引探討
截至昨晚,泉州血小板愛心群人數已達到102人。愛心群的志愿者逐漸增多,氣氛活躍,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對于愛心群的組織和管理,在泉州監獄工作的公務員龔麗麗覺得群里的內容,要緊緊圍繞“用血獻血”的主題,不能成為聊天群。“現在大家都有很多群,太多無效信息,廣告消息,讓人不愛看,導致有些人會退群,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
龔麗麗介紹,應該給群設立一定的規章制度,規范管理。除了用血獻血通知外,群主可以不定時發送一些健康知識貼。
北峰中學的林峰老師,今年53歲,一直堅持獻血,已有15個年頭。對于愛心群的管理,他建議要“專群專用”。“捐血是救人于危難之中,是一個嚴肅的話題,要保持一定的嚴肅性。”
林峰老師認為,愛心群一定得加強與泉州中心血站的配合,將血站的消息,有效地傳達給每個志愿者。另外,志愿者的隱私,也要注意保護。
泉州中心血站機采室主任黃藝,也提出了幾點建議。
他認為,可以建立獻血微信公眾號,專門發布獻血專業知識。“在群里解答大家的疑問,很容易被淹沒,有的需要反復回答,有的來不及回答。”黃藝說,對愛心群里的志愿者,需要對獻血情況摸底,建立檔案。
為了避免出現非法獻血中介問題,需要設立群規。志愿者有疑問,可先私下詢問或探討,不要將未經證實的消息、反面負面的獻血知識,發到愛心群里。
最后,可根據不同區域,選出骨干志愿者,到中心血站進行特殊培訓,熟悉獻血流程,今后負責解答本區域的志愿者疑問,或組織區域活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4-07武平縣開展“熱血送暖 為生命接力”無償獻血活動
- 2015-03-26鯉城:鯉中街道組織開展無償獻血活動
- 2015-03-26福建省196地質大隊開展義務獻血活動
- 2015-03-16閩東醫院開展獻血活動:熱血送暖 為生命接力
- 2015-03-10國網仙游縣供電公司:雨中獻血 為社會撐起愛心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