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年輕教師,就像煮湯圓”
群眾路小學建于1985年,辦學時間短、積淀少。2000年3月到任校長后,呂榕麟就特別注重對師資的培養。他曾說:“作為校長,我希望能給學校留下什么呢?幾棟漂亮的教學樓?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留下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
錘煉教師隊伍,呂榕麟有他自己的一套。
在英語教師楊帆的眼里,呂校長總愛搞“偷襲”——老師們上課時,他經常從后排溜進來聽課。有的老師開他的玩笑:“呂校長,英語課你聽得懂嗎?”他說:“我雖然聽不懂,但我在觀察老師和學生的表情與反應,從大家的臉上,我能看出這堂課的質量好壞。”
不僅如此,呂榕麟還在群眾路小學施行“推門聽課”機制,讓學生家長隨時到班級聽課,監督課堂,推動教學改革。一開始,不少老師心存顧慮:“萬一我們出錯怎么辦?家長干擾教學怎么辦?”
可呂榕麟認為,時代在進步,社會對小學教育的需求發生了新的變化,“推門聽課”能搭建起家校之間的溝通橋梁。果然,實行一段時間后,不少學生家長紛紛提出建設性意見,其中上百條被學校吸納,教師的危機感和榮譽感增強了,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每年,群眾路小學都要組織制定青年教師成長計劃。呂榕麟曾形象地打比方:“培養年輕教師,就像煮湯圓。要慢慢加溫,讓他們一個個浮上水面。”這就是他的“煮湯圓”理論,在學術界頗有影響。
此外,呂榕麟還主張“讓教師走出去,把專家請進來”。他多方奔走,促成學校與北京實驗二小、中關村三小、深圳南山實驗學校等名校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輸送青年教師參加校際研訓,學習觀摩;為了讓教師能夠在家門口與高手切磋,他免費開放校內學術報告廳,承接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學校因此成為小學教育的“百家講壇”。
由于教育教學管理始終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一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多年來,群眾路小學共有38人次獲全國性教學比賽一等獎,49人次獲省級賽事一等獎,打磨出一支教師“夢之隊”。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3-27廈門集裝箱碼頭集團有限公司馮鴻昌:知識工人時代的楷模
- 2015-01-20漳州薌城區法院開展學習“八閩楷模”黃志麗
- 2015-01-14中宣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時代楷模”文朝榮和李超
- 2015-01-14時代楷模詮釋責任、拼搏與奉獻
- 2015-01-08八閩楷模全國優秀法官黃志麗:播撒種子的"知心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