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芳同志先進事跡
王琳芳,女,1992年1月出生,漢族,群眾,福安市溪潭鎮吉坑村村民
王琳芳的老家在福安市溪潭鎮吉坑村半嶺自然村,交通不便。父親王松生患痛風結石已有20多年了,六年前病情逐漸惡化,腳掌和手掌日益腫大,基本癱瘓在床。王琳芳的母親常年在外打工,照顧父親的重擔就落在了王琳芳身上。讀高三那年,父母離了婚,王琳芳便過起了一邊讀書、一邊照顧父親的“兩棲生活”。
有一次,王松生病情加重不得不送醫院,但由于承擔不起醫療費用,一見好轉就立即出院。坐車返回村莊時,村里找不到一個青壯勞力幫忙,體重只有90來斤、身高僅152厘米的王琳芳毅然背起110多斤重的父親,走了四五百米的山路才到家里。
2011年9月,王琳芳考上了泉州黎明職業大學。報到后,王琳芳計劃在學校附近租房,準備把父親接到泉州來。可是一聽說還有一個癱瘓的病人,房東們都不愿意把房子租給王琳芳。為了照顧癱瘓的父親,王琳芳兩度萌生休學念頭,在老師和同學的勸說下,她重拾了希望。2013年9月,王琳芳將病癱的父親從老家福安接到泉州,并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10多平方米的房間。王琳芳讓父親睡床上,自己在陽臺上打地鋪。每天早上六點多,王琳芳就起床幫父親洗臉涮牙、準備早餐。因為父親的兩只手掌腫大,根本拿不了筷子調羹,她就一口一口地喂父親吃。中午放學鈴一響,她就沖到食堂將飯菜打包,趕緊回家。每天,王琳芳都要幫父親擦洗身子,每隔一周就將父親背到衛生間里幫他洗澡。由于患病的父親不能吃肉、魚及海鮮,又生怕打包回來的菜太油膩、不新鮮,王琳芳一有時間就自己買菜煮菜。讓王琳芳最憂心的是父親病情發作。每當這個時候,她就徹夜守在父親身旁,洗膿、敷藥,盡量減輕父親的痛苦。
在照顧父親的同時,王琳芳擠出時間兼職打工掙錢,分發廣告單、張貼海報、到飯店端菜洗碗等,多的時候一個月也能賺到八九百元。盡管日復一日的奔波忙碌,王琳芳卻不覺得有多苦,生活的艱辛,并未使她消沉。這個90后女生的言談舉止中,沒有一點兒“苦水”的成分,總有爽朗的笑聲、滿滿的正能量。王琳芳在大學期間成績都在班級前列,多次申領到獎學金,還是學校自律會女生部部長。學校的領導得知她的情況后,想發動師生募捐,但被王琳芳婉拒了。
王琳芳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父親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引起社會的廣泛反響,稱贊她是“最美福安女孩”、“最美90后”、“最美大學生”,王琳芳被評為“2013年感動福建十大人物”提名獎獲得者。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