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文明創(chuàng)建頻道> 綜合信息 > 正文
福州市委書記楊岳: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 全面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
二、突出重點任務,務求取得實效
今年是新一輪文明城市建設的啟動之年,也是第一屆全國青運會舉辦之年,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任務重、責任大。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按照責任分工,突出重點領域、重點環(huán)節(jié),切實抓好各項任務落實,確保取得實效。
一要提振精氣神,堅定理想信念。習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撐。堅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是對全體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戰(zhàn)略任務。要把堅定理想信念貫穿到理論武裝工作中,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普及,傳播共同理想信念和追求,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在現實生活中落地生根。特別是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堅定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要把堅定理想信念貫穿到發(fā)展實戲中,認真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四個切實”重要要求,主動融入、積極貼近福州新區(qū)開放開發(fā)、自貿試驗區(qū)建設、打造海絲戰(zhàn)略樞紐城市等中心工作,努力做到經濟社會工作重點拓展到哪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就跟進到哪里。要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加快推動福州科學發(fā)展跨越發(fā)展的中心任務上來,扛起歷史使命,強化責任擔當,讓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在榕城涌動,讓團結奮斗、奮力趕超的合力在省會凝聚,全力構筑起全市人民積極向上、加壓奮進的精神脊梁。要把堅定理想信念貫穿到中國夢、福州夢的宣傳教育中,在提升感召力和吸引力上下功夫,用群眾身邊鮮活的事實和群眾的生動語言,深入淺出地闡釋中國夢、福州夢的基本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講清中國夢、福州夢和個人夢的關系,講清遠大目標與立足當前的關系,引導人民為實現中國夢、福州夢而努力奮斗。 二要傳播正能量,踐行核心價值觀。習總書記指出,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要增強認知認同。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生活化,深入持久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道德模范、“福州好人大家評”等評選表彰,組織“中國夢福州美”“鄰里守望情暖榕城”“迎接青運會,文明我先行”等活動宣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使每個人都能感知領悟到,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要突出重點人群。堅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按照習總書記關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的要求,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要求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fā)芽。要發(fā)揮好黨員干部的引領帶動作用,切實抓好黨員干部“三嚴三實”教育,大力弘揚焦裕祿、楊善洲、谷文昌精神,帶頭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始終堅持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要弘揚法治精神。對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進一步建立健全市民公約、村規(guī)民約、行業(yè)規(guī)范,引導人們注重立言立行、善言善行。要教育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法治信仰,養(yǎng)成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習慣,用法律權威增強人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自覺性。 三要辦好民生事,增強群眾“獲得感”。抓精神文明建設說到底就是要為人民謀福利、讓群眾得實惠,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要踐行為民宗旨。始終把精神文明建設著力點、聚焦點放在服務群眾、造福百姓上,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急事、難事、煩心事為重點,將精神文明建設與推動城鄉(xiāng)環(huán)境綜合整治、舊屋區(qū)改造、新農村幸福家園工程等利民舉措結合起來,與推進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等改革工作結合起來,多一些暖心貼心之言,多一些雪中送炭之舉,真正讓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到為民惠民的各項舉措之中,成為感受黨委政府關心關懷的過程。要堅持群眾主體。深入了解基層群眾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愿望和渴求,多用教育引導、寓教于樂的方式,動員群眾廣泛參與,依靠群眾力量提高城市文明水平。要以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成果為龍頭,創(chuàng)造更多人民群眾便于參與、樂于參與的精神文明建設“大舞臺”,在鞏固深化、輻射延伸上下功夫,在吸引群眾、凝聚群眾上做文章,不斷擴大精神文明建設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要以迎接青運會文明城市建設為抓手,選好載體、搭好平臺,引導廣大群眾發(fā)揚主人翁精神,積極參會,無私奉獻,為青運會的順利舉辦貢獻力量。要注重培育品牌。強化品質品牌品位理念,叫響“激情廣場大家唱”“走進美的小區(qū)”等文化活動品牌,繼續(xù)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帶動力強、影響力大的精神文明建設名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不斷推進文化體制和機制創(chuàng)新,支持和鼓勵文化企業(yè)、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作更多更好反映時代精神、引領時代潮流的文藝精品,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糧。 四要占領新陣地,建設網絡文明。當前,互聯(lián)網等新技術、新媒體發(fā)展日新月異,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出由“實體社會”向“虛擬社會”拓展的新特點,必須順勢而為、因勢利導,努力建設好網上文明。要強化陣地意識。目前,我國有網民近6.5億,手機用戶沈12.5億,新興媒體正成為社會意見的重要生成地、影響輿論的重要力量,這片陣地忽視不得、丟失不起。要正視新變化,適應新情況,主動搶占陣地,積極建設陣地,切實用好陣地,有效占領精神文明建設新陣地。要創(chuàng)新工作手段。善于運用微博、微信、QQ和新聞客戶端等新興媒體,精心制作內容健康向上、形式活潑的各種微內容、微信息,借助新興媒體高速流動和傳播,切實增強文明傳播的針對性、互動性。要加快推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加快傳統(tǒng)媒體數字化、網絡化、移動化轉型步伐,增強精神文明建設在網絡空間的影響力。要加大管理力度。網上文明建設,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要提高網絡正面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緊跟社會熱點,聚焦群眾關切,廣泛開展文明網站創(chuàng)建,大力倡導文明建網、文明上網、文明用網;結合“數字福州”建設,依托新媒體平臺多講福州故事,發(fā)出福州聲音,展示福州新風,樹立福州形象。要按照網絡生態(tài)和運行規(guī)律,綜合運用法律手段技術手段治理網絡亂象,加大對互聯(lián)網有害信息、網絡謠言等的整治力度,讓網絡空間成為激發(fā)正能量的文明新陣地。![]()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07-22泉州開展“文明旅游 與你同行”主題系列活動
- 2015-07-22漳州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城"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 2015-07-22烏龍江大橋南側打造生態(tài)文明路 全線18.485公里
- 2015-07-22暑期去哪兒?來做文明使者
- 2015-07-21永安:忠義社區(qū)小小文明督導隊宣傳社區(qū)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