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治理廈門經驗獲贊 "美麗廈門 共同締造"出成效
經驗分享
從三個創新看廈門經驗
社區治理 “我要做”很重要
美麗廈門,離不開每一個美麗社區。自從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以來,廈門以“美麗廈門共同締造”行動為載體,以民生需求為導向,以社區減負為突破口,以完善社區建設為基礎,初步探索了一套社區治理創新體系。
轉變政府職能
從“指揮員”到“輔導員”
善于謀劃全局的“規劃師”,善于協商引導的“輔導員”,善于協調各方的“掌舵人”,善于統籌資源的“激勵者”……在社區治理創新體系建設中,廈門政府的角色在不斷發生變化。
傳統的管理型政府習慣于對社會事務“大包大攬”,這種“集權式”的政府架構和“指揮員式”的政府職能對百姓需求很難形成精準的判斷,也難以提供高效的社會服務。
在創新建設中,廈門政府從過去的“我講你聽、我說你做”的“指揮員”,轉變為支持協商、引導示范、培育骨干、支持自治的“輔導員”。
曾厝垵社區的“輔導員”就帶領著社區居民把曾經臟、亂、差的曾厝垵打造成繼鼓浪嶼之后廈門的第二張“城市名片”。政府在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整體規劃、有機更新、社區再造”的規劃思路,并指導文創會等組織和發動居民通過因地制宜改造、文藝化更新、功能化區分、生態化設計,既保護原生態的漁村歷史風貌,又注入開放多元的創意新功能。2014年,曾厝垵游客突破千萬,業主和商戶收入增長10倍,打造出“中國最文藝的漁村”。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4-08-06廈門探索創新社會治理新路子 讓居民成為社區治理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