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即“全國一張網”,是加強信用監(jiān)管的重要手段,也是改進和創(chuàng)新市場監(jiān)管的重要載體。記者7月30日獲悉,工商總局牽頭建設的這一工程,目前已經
制定了建設方案,將加快推進。(7月31日中國文明網)
信用,是一種約束人們行為的道德準則。它不僅是一種社會關系,也不僅是一種交易方式,更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價值觀。當人們都認同并遵守這種價值觀和道德準則的時候,社會信用環(huán)境就會優(yōu)化,失信的行為就會減少。反之,人將無立足之地,社會將會分崩瓦解,國家也將會傾覆滅亡。
在我國,誠實守信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華夏民族最崇尚的品質。古人推崇信用、講究信用的風尚流傳至今已經有幾千年。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講的“誠信”、“可信”、“講信用”、“一諾千金”、“答應的事一定辦到”、“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等等,實際上就是崇尚信用、踐行信用的具體表現(xiàn)。可以說,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信用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堅實基礎和深厚根基,也是支撐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脊梁和精神。
人類歷史發(fā)展到今天,“信用”這個詞已經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其不僅僅是單指道德的范疇。通常情況下,可以歸集起來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其一,從倫理道德的角度看,信用主要是指以誠實守信為道德基礎的“踐約”行為;其二,從法律法規(guī)的角度來看,民事活動應當遵守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守信的原則,要求當事人對他人誠實不欺,講求信用、恪守諾言;其三,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它實際上是指在商品交換或者其他經濟活動中,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借”和“貸”的關系。由此可見,無論是哪一個角度和層面,信用永遠是構成一個社會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和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
然而,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人們的價值取向和個人追求日趨多元化、多樣化,少數個人和企業(yè)不講誠信、違背誠信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諸如以次充好、以劣充優(yōu)、參假售假,銀行老賴、坑蒙拐騙等現(xiàn)象更加突出,一些企業(yè)和個人為了追逐一己私利而見利忘義,為了獲取非法暴利而損人利己。如因“三聚氰胺”而倒閉破產的中國第一家大型企業(yè)——三鹿集團,就是因為在利益面前迷失方向,突破誠信底線,最終自食其果。
近年來,盡管有關部門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誠信建設,也加大了對失信行為的懲處和打擊力度,但不講誠信、違背誠信的案例仍然頻頻見諸報端媒體。也正為如此,國家工商總局開始了建設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全國一張網”),其目的就是從源頭和根本上徹底解決信用體系建設和信用監(jiān)管缺位等方面的問題。
按照“全國一張網”的設計方案和功能作用,任何企業(yè)乃至個人,只要是從事經商或經營活動的,其信息將被統(tǒng)一錄入這一系統(tǒng),任何人就可以通過“全國一張網”來了解其信用情況。對于失信者、不講信用者來說,今后將無處藏身,沒有立足之地。毫無疑問,這張“網”一旦形成,將是信用體系建設的一劑良方。我們拭目以待。(特約評論員黃鶴)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7-31我國將建設“全國一張網”的國家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系統(tǒng)
- 2015-07-22最高法新司法解釋加強信用懲戒:“老賴”不得坐高鐵
- 2015-05-29惠安信用良品店:商品有價 誠信無價
- 2015-05-28福建:不良信用信息擬在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保存5年
- 2015-03-27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五年規(guī)劃出爐 加速打造信用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