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豐澤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熱心服務求助群眾。
東南網8月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劍波)近日,在泉州豐澤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一市民在向工作人員咨詢有關法律問題。“這起案子涉及房屋租賃,按照規定,不屬于法律援助范疇。”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龔萬賓告訴記者,“不過,我們為咨詢人解答了相關法律問題,寫好訴訟文書,整理了證據材料,并引導其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援助盡職盡責
為了進一步方便群眾,泉州豐澤區司法局在2013年將法律援助的服務關口前移,從辦公大廈內的2樓挪到靠近大馬路邊的1樓,同時簡化了審批手續,做到當天申請當天指派。數據顯示,該窗口在2012年接到法律援助咨詢341件,次年就上升到427件,增長了25.2%。
林培德就職于泉中律師事務所,8年來經手100多個法律援助案子,維權成功率在90%以上,去年榮獲首屆福建省優秀社會公益律師稱號。“在援助內容方面,主要涉及工人欠薪、工商賠償、婦女權益等。”他說,“作為一名律師,義務提供法律援助是一種社會責任。”
按規定,每個律師每年要辦理兩件法律援助案子。而林培德平均每年接手10多件。
2009年底,辛苦了一年的8名工人被用人單位拖欠工資,難以回家過年。豐澤區法律援助中心接受求助申請后,考慮到這起案件當事人較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工作量數倍于普通案件,于是第一時間聯系社會責任感強的林培德律師。林培德先從厘清每位工人的欠薪和經濟賠償金入手,并查明這些工人的勞動合同及考勤記錄卡情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接著向豐澤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經過近兩個月努力,林培德為他們爭取到了76077元的全部欠款。
調解矛盾不偏不倚
除了法律援助,豐澤司法局還把人民調解視為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工作,先后成立了呈鵬調解工作室、校區調解室等9家特色調解工作室,培植了一批敢擔當、勇較真、不偏袒的民間糾紛“公親”,將社會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僅去年,該區各級調解員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244件,調處成功3242件。
呈鵬調解工作室位于豐澤區東湖司法所,以全國優秀調解員謝呈鵬的名字命名。13年前,謝呈鵬從部隊轉業到司法所,便與調解工作結下不解之緣。僅今年上半年,他就成功化解了20多起矛盾糾紛。
調解開始前,謝呈鵬都會亮明身份,表示中立立場,告知糾紛雙方調解是無償的,不收取任何費用。“這樣一來,先讓原本情緒激動的群眾平靜下來,然后再逐步疏導、說理、釋法,直到雙方心服口服,自愿簽下調解協議,不留后顧之憂。”
有一起案子讓謝呈鵬印象深刻。兩年前,一個外來的出租車司機與3位朋友飲酒后猝死。調解一開始,死者家屬就要求這三個人以及房東賠付100萬元,揚言達不到目的就要采取極端手段。謝呈鵬制止了死者家屬的過激行為,并明確指出:根據法律規定,不管是意外死亡還是工傷死亡,都賠付不了這么高的金額,而且死者是自然行為人,本身要承擔一大部分的責任。經過再三溝通與調解,死者家屬最終接受了10萬元的賠償結果。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4-27章文賢: 20多年如一日堅守公正廉潔
- 2015-04-22最高人民法院以公開促公正 用公正樹公信(加強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
- 2015-03-05章文賢: 20多年如一日堅守公正廉潔
- 2014-12-11二等獎:公正選人
- 2014-09-22訪中央黨校吳忠民:社會公正是凝聚全體人民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