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認同”,“中國好人”用他們恪守良知、秉持公義、堅持夢想的善行理念,增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引導力。認同,是社會成員體認與模仿他人或團體之態度行為,使其成為個人人格一部分的心理歷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就是指個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標和理想的積極評價與高度肯定。如果說,認知是解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成員中的“知”的問題的話,那么,要使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獲得更多社會成員的響應與支持,還迫切需要解決“信”的問題,使社會成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產生情感接受和心理認同。
同“認知”類似,社會成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也需要一個過程,一個從陌生到慢慢熟悉、從表層認同到深層認同,從自發認同到自覺認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由于社會成員思想意識的主觀性,還有可能在認同過程中出現反復性和波動性,這一切,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難度,相對而言要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難度要大。正因如此,要使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獲得更多社會成員的“認同”,就必須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注重對社會成員的情感關懷,增強其情感體驗,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讓民眾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理解和領悟它,拉近社會成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心理距離。“中國好人”正好起到了社會成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親近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這些“中國好人”來源于基層,他們的事跡感人、故事鮮活,社會成員從這種真實鮮活、質樸真誠中,感受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溫暖和力量,加強和深化了社會成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激勵”,通過每年一次的評選,“中國好人榜”已經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禮敬膜拜和主動效仿“中國好人”成為社會成員的自覺追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認知”與“認同”作為前提和基礎,同樣也離不開精神的“激勵”作保障。精神激勵是社會成員內心活動的一種狀態,是確保社會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一種動能,更是催人奮進、給人支持的一種力量。一個激勵機制完備的社會,其所形成的激勵效應會促使社會成員崇德向善,既有利于個體道德的自我提升,也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廣泛踐行。正因如此,《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特別強調,要“創新社會治理,完善激勵機制,褒獎善行義舉,實現治理效能與道德提升相互促進,形成好人好報、恩將德報的正向效應”。
社會利益的深刻變動,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價值觀念的急劇變遷,使個別社會成員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價值迷茫”和“價值失落”,表現在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抱有一種懷疑甚至抵觸的情緒。在此背景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迫切需要激勵機制作保障,需要引領社會昂揚向上的標桿榜樣。通過褒揚和傳頌這些“中國好人”,恪守良知、秉持公義、堅持夢想、奉行大愛的“中國好人”精神種子正在慢慢生根、開花、結果,在這種褒獎和激勵“中國好人”的過程中,廣大社會成員自身也受到激勵,使效仿“中國好人”成為社會成員的自覺追求。(作者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張衛明)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8-12城廂區各社區(村)立榜點贊好人好事
- 2015-08-04明溪縣“道德模范故事會”進社區傳遞好人故事
- 2015-08-03“好人榜”為中國脊梁增高增強度
- 2015-08-03點贊身邊軍人 傳承“好人”價值
- 2015-08-03"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7月"好人榜"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