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城市的軟實力,是地方經濟的有利促進,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要促進城市文明不斷向前發展,就必須堅持不懈地同不文明現象作斗爭。
不文明行為會降低地方形象,破壞和諧的社會氛圍,引起廣大市民的反感。一方面我們要認識到群眾對根除不文明現象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認識到,根除不文明現象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
根除不文明現象,就要提升群眾的文明素養,依靠群眾是打造文明城市的法寶。治理不文明現象應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激發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憧憬。在開展專項治理工作中要堅持重心下移,充分傾聽和征求群眾意見,真正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難。比如公共場所禁煙難,這既與相關禁令原則性規定與口號過多、可操作性不強、執法主體模糊、處罰難以落地有關,也與煙民的自身意識不到位有關。因此,很有必要對公眾進行健康生活文化的引導,通過喚醒包括煙民在內的全社會公民的意識,來制約公共場所吸煙,制止“二手煙”處處害人健康等不道德和不文明行為的泛濫。
根除不文明現象,還需要政府部門主動作為。許多不文明行為其中既有個人原因,也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關系。比如車輛亂停靠,原因有很多:老城區規劃時間久遠,無法預料到現今私家車飛速發展的形勢;人們的汽車消費沖動還在繼續,私家車增速過快等。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規劃時,對于市民的停車需求考慮不足,停車位“蛋糕”做得太小。要解決這個問題,政府部門可以考慮在用地劃撥、規費減免、資金補助方面提供優惠,適度科學超前規劃設置停車場;居民小區在建設時,預留車位建設用地,而在用地緊張、人口密度大的老舊小區,則可以考慮學習發達地區,引進鋼制結構的立體停車裝置,解決停車難問題。
文明城市你我共建,城市文明人人共享,只要民間與官方形成合力,文明的目標終將實現。(修然)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