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蕊芬(中)在教居民制作手工花卉。
福州新聞網9月6日訊(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林宇熙 記者 柯競/文葉義斌/攝)走進鼓樓區楊橋河南社區,這里道路整潔、綠樹成蔭,一條河流貫穿其中。這個老舊社區,能有眼前的美好有序,離不開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崔蕊芬的悉心呵護。
及時幫助居民解決困難、關心獨居老人、組織文化活動,崔蕊芬既是社區的“好班長”,又是居民的貼心人,還是孤寡老人的“好女兒”。扎根社區15年的她,在這里揮灑了汗水,也贏得了掌聲。
當細心人
居民困難迎刃而解
日前,記者走進楊橋河南社區。在辦公樓二樓黨代表工作室墻上,記者看到兩行鮮紅的大字:“四個萬家轉作風,四真服務暖民心”。崔蕊芬正在認真傾聽楊南新村業委會主任林賽桂反映小區整治面臨的問題。
林賽桂告訴記者,崔蕊芬十分關心小區居民的實際需求,替居民解決了不少困難。一年多前,由于河道整治,楊南新村門口的一條人行道種上了樹和花,同時也出現了不少裸露的泥土,給居民出行帶來了不便。林賽桂向崔蕊芬反映這個問題后,沒多久人行道就鋪上了平整的石板路。
“有困難,找書記。”林賽桂言語之間對崔蕊芬充滿信任。
當暖心人
孤寡老人不再孤單
95歲的空巢老人李淑祺的獨居生活并不孤單。每天早上,都會有社區公共護理員買好菜來李婆婆家,幫她做做家務、跟她聊聊天,8年如一日?!按迺浛紤]得很周到,她就像我的女兒一樣,讓我的生活很滿足?!崩钇牌乓蛔忠痪涞馗嬖V記者。
社區的8位孤寡老人最讓崔蕊芬掛念。為了讓他們能安度晚年,崔蕊芬為老人們配備了2名公共護理員,每天上門照顧老人。崔蕊芬也經常上門看望老人,拗九節她為老人們送上太平面、拗九粥,重陽節她總要帶著慰問品到老人家中,而每年大年夜,她會和社區工作人員分別到老人家中親自掌勺,張羅一桌年夜飯。
李婆婆指著桌上的血壓儀說:“這也是崔書記送來的。”原來,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崔蕊芬組織社區黨員收集困難群眾的微心愿,李婆婆希望有一個血壓儀的微心愿很快得以實現。
當有心人
社區成了和諧大家庭
社區辦公樓前的戶外健身區,王阿姨和她的伙伴們正伴隨著音樂打太極拳,不遠處是社區納涼點,老人們圍坐著攀講,小孩們嬉笑著追逐打鬧,宛如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在青少年科普活動室,擺放著琳瑯滿目的益智玩具,五六個小朋友正一起組裝玩具車;在社區圖書館,老人與小孩們坐著安靜地看書;在健身房,兩位阿姨正揮動著乒乓球拍。社區能有如此豐富的文體活動,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崔蕊芬的努力。
崔蕊芬多方籌措經費,健全了社區文化普及站、青少年科普活動室、社區圖書館、市民學校、棋牌室、多功能活動廳、室內健身房、戶外健身區、中心文化廣場等文娛活動場所,配齊了文化長廊、閱報欄、科普宣傳欄、健身路徑等設施,讓社區居民尤其是老人與小孩的閑暇時間變得豐富而充實。
社區居民王阿姨說,社區不僅舉辦知識競賽、養生講座,成立講報會、書畫社、歌友會,還增設了“鄉音講壇”“社區集郵協會”等文化品牌,越來越多的居民走出家門,敞開心扉,營造了文明和睦的新民風,社區儼然成了一個大家庭。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09-01“平民英雄”是身邊人的最美姿態
- 2015-08-24福州評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最美人物"
- 2015-08-19你的文明行為就是最美風景
- 2015-08-18你的文明行為就是最美風景
- 2015-08-18泉州“最美教師”柯東紅:學生心中的“好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