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拍下老人碰瓷過程(視頻截圖)
東南網9月8日訊(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記者 陳瑩鈺 通訊員鄭剛)碰瓷衍生出不少版本,有人故意追尾,有人側身躍身就撞……最近,在泉州市區西街,一名白衣老人在一輛白色小車旁倒地,見車開走了,自己爬起來。周圍路人報警相助,老人卻稱不需要賠償,失蹤了。這究竟是為什么呢?昨日,泉州交警支隊鯉城大隊通報了這起碰瓷事件。
有不少網友們表示,自己也曾遇到開車刮碰事件,但多因對方是老人,選擇私了。可是否碰瓷,到底該如何辨別呢?若遇到碰瓷又該怎么辦?希望今天這些能給讀者幫助。
事件:老人被撞,卻不愿追究責任?
事情發生在今年8月3日上午,在泉州市區西街通政路口旁。一名身著白衣、手拿紅袋子的老人,在一輛行經的白色小車旁倒下。小車車主沒有停下來,留下老人獨自一人躺在地上。
隨后,鯉城大隊民警接到群眾報警,稱有老人被車撞倒了,司機卻肇事逃逸。民警接警后迅速趕至現場,經查,老人60歲,姓王,身體沒大礙,被接到鯉城大隊。可當民警要幫王姓老人做筆錄時,他卻失蹤了。民警再次聯系王某,他卻表示,自己沒事,不需要車主賠償。
民警覺得事有蹊蹺,便調取監控視頻查看,結果讓民警們唏噓。
監控:小車慢行,突遭老人撲車
監控視頻顯示,當天上午11點10分,老人走在馬路中間,四處張望。一輛白色的小車開來,小車后緊跟著一輛電動車,老人順勢走到路邊。隨后,老人繼續往路中間走,又有一輛白色小車開來,車速不快,車后方暫無其他車輛。當小車行駛到老人身邊時,只見老人直往車上蹭,碰到車后,摔了個腳朝天倒在地上。
小車司機沒有發覺,繼續向前開。周圍的群眾發現時,老人自己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
這明擺著是“碰瓷”行為。民警告訴海都記者,正常行人走在路上會往兩旁走,不會貿然行走在路中央。監控中清晰可見老人主動往車上撲的動作。
老人西街碰瓷 撲車倒地 長旺/漫畫
支招
一、這些細節表明 你可能遇見碰瓷
通常碰瓷者,或開車,或騎摩托車、自行車,或步行尋找目標。一旦發現車輛減速經過,迅速跟上碰車,假裝摔倒受傷,實施敲詐勒索。但是,再精密的籌劃和演技總有破綻,怎么識破碰瓷者伎倆?當以下這些細節發生時,讀者心里可要打個問號,留點心眼了。
1.事故不大,對方稱傷不輕
兩車輕微刮蹭,對方車卻嚴重受損;車輛慢行或等待卻突然被追尾、行人突然倒地。
2.車速緩慢,對方撞車側部
因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他們自己的安全,且由于車輛側面容易產生盲區,被不法分子利用。另外,躺倒在車輛的側面,也可以避免發生真正的碰撞。
3.行為反常,迎著車不躲閃
若發現大多數人都靠邊行走或騎車,只有個別人有意靠近機動車道,或是迎著車走不閃躲,或明顯主動找,為確保自身安全,請遠離。
4.不報警,只要求私了
協商私了時,若出現“傷者”朋友、親戚出面與司機討價還價“索賠”,還有人唱“白臉”威脅或對駕車人動粗,更要注意,先保護好自身安全,并馬上報警。
二、遇碰瓷 存證、報警、不私了
鯉城大隊民警提醒各位司機,一旦遇到或疑似遇到“碰瓷”,應第一時間報警,讓警察出面協助解決。一定不要怕麻煩選擇“私了”,因為這會助長違法行為人的氣焰。另外,要注意存證。保留好現場證據,不要私自移動現場。晚上發生事故,不要急于下車,弄清情況、確認安全后再下車處理,發現異常時及時報警求助。再次,留住目擊證人,碰瓷人往往心虛,怕被路人看穿“貓膩”,用好態度爭取圍觀者同情。
此外,建議車主安裝車載行車記錄儀,日常行車中文明駕駛,不發生違法行為,這也是基本的自我保護和防范。
□法律鏈接
碰瓷嚴重或負刑責
泉州尚民律師事務所羅平律師介紹,碰瓷者涉嫌詐騙還是敲詐勒索,取決于其在碰瓷過程中,是否使用語言威脅或動作暴力。若碰瓷者有毆打或者威脅等行為,可能就涉嫌敲詐勒索。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羅平律師介紹,詐騙罪5000元為起刑點,敲詐勒索罪1000元為起刑點。也就是說,詐騙金額不足5000元的或者敲詐勒索不足1000元的,碰瓷者將面臨治安處罰;若詐騙數額達到5000元以上或敲詐勒索數額達到1000元以上,碰瓷者將面臨被追究刑事責任。
注:該言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未經本網調查、核實。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