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再次引發熱議 3成受訪者稱會“立即扶”
福州新聞網9月2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林歡歡/文張人峰/攝)近日,安徽淮南師范學院的一名女學生稱自己扶起了一名摔倒的老太,結果被訛要負全責,于是在微博上發起“尋找目擊者”以證清白。而事件中的另一方,被扶老太及其家屬稱女孩撒謊,老人是被她騎自行車撞倒的。由于監控視頻沒有拍下事發經過,該事件陷入“羅生門”,這也讓“扶老人”這一社會問題再度引發熱議。那么,看到路邊摔倒的老人,你會不會上前攙扶?你認為該如何保障好心人權益呢?記者走上街頭,聽聽市民朋友怎么說。
三成市民立即扶:人性本善不怕被訛
昨日,記者在寶龍城市廣場隨機對50名市民進行調查,數據顯示:38%的人選擇了“立即上前扶起”,30%的人選擇了“撥打110、120并等待”,20%的人選擇了“會找他人一同扶起或先拍照留下證據”,12%的人選擇了“不扶,免得被訛詐”。
“扶不扶老人這根本不應該是個問題。”王先生是一位教師,他認為任何時候,老人摔倒肯定是要扶的,這是個道德問題。“如果是你爸媽在路邊摔倒,你也會希望有人扶的。如果有一天你老了摔倒了,大家都不扶你,你會怎么想?”在他看來,社會失去公德要比被他人訛詐可怕得多,加上人性本善,被扶的老人不會無故冤枉自己。“如果對方想訛詐,應該會選擇一個人少地僻的地方,等我將他扶起并送他去救治時才開口,否則是不會訛詐我的。當然,如果判斷到對方是在訛詐,我就會馬上尋求警察的幫助,這就是我敢扶倒地老人的原因。”
調查的過程中,多數選擇“撥打110、120并等待”的市民表示,如果現場有監控的話,自己是會立即上前扶起倒地老人的。“有監控視頻可以證實我是施救者,我扶起對方時就會更加毫不猶豫。當然,在沒有監控的情況下,我會先找個人幫我作證,然后一起去幫助倒地的老年人,這樣可以避免產生誤會。”市民楊先生說。
注:該言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未經本網調查、核實。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