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榮富)2002年6月18日,本報以《一個三野老戰士的多舛命運》為題,報道了仙游縣83歲老戰士李朝金入黨53年來,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當他即將走完生命旅程之際,仍拿出50元錢上繳最后一個月的黨費,這筆黨費是他每月繳納標準0.4元的120多倍。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習近平同志當即作出重要批示:“……應想辦法建立一種社會救助機制,在各級民政部門加大對病、殘和‘五保’人員等社會困難群體進行扶持的同時,也發動社會各界及時對他們進行救助。”習近平同志還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1000元,委托福建日報記者專程送去慰問李朝金老人,此事在仙游傳為美談。
2004年6月,仙游縣在全省率先成立了仙游縣黨員扶貧濟困促進會。十多年來,該縣通過整合社會資源,開展結對幫扶、提供資金信息技術等各種有效形式為困難黨員群眾提供幫助,促使他們擺脫困境,帶領群眾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幫扶資金進項目
確保年年有分紅
“又來領分紅啦!”國慶節前夕,仙游縣游洋鎮興泰果園熱鬧非凡,在果園北面的百信現代農業公司辦公室里,仙游縣黨員扶貧濟困促進會在這里舉行一年一度的派發紅利活動。當36個老區基點村支書領到61.5萬元的紅利后,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仙游是個農業大縣,十幾年前為省定貧困縣,位于山區的幾個老區鄉鎮的群眾生活尤其艱難。
“就那幾塊山地,堅守在村里的老黨員、老村干一年到頭都為溫飽問題而發愁,哪能帶領群眾奔小康?”老區村的干部感嘆道,村集體沒收入,每年就盼著上級黨組織送來慰問金、慰問品。
一時的救濟,改變不了貧困現狀。2008年,仙游縣以黨員扶貧濟困促進會為平臺,引進世界500強的正大集團落戶興泰山區,并把33家扶貧掛鉤單位的部分扶貧款項作股金,聯合創辦了百信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發展現代養殖業。
“與傳統家庭養殖不同,正大集團采用的是現代化的生態養殖技術,生豬養殖存活率高,出欄率也高。”縣黨員扶貧濟困促進會會長鄭宗金說,好技術帶來好效益,幾年來,促進會每年都有150萬元的利潤,而參股的老區基點村由原先的8個增至36個,共投入407萬元,每年分紅,派發紅利。
鐘山鎮汾山村是個老區重點貧困村,2008年,村里把當時省直掛鉤單位幫扶的30萬元資金作為股金入股百信農業公司后,每年能領到4.5萬元紅利。“有了這筆固定收入,我們每年就可以為群眾多辦一些實事。”領到紅利的村支書高興地說。
“聯合創辦百信農業公司,不僅實現了從資金幫扶到項目幫扶的轉變,也為幫扶提供了一個示范基地。”仙游縣委組織部長陳建城說,縣黨員扶貧濟困促進會依托百信現代農業培訓基地,從原先的技術培訓拓展到眼下的創業、經營和就業技術培訓。目前已舉辦10期生產技能培訓班,培訓農村黨員干部1765人次,實施創業項目38個,帶動農民3000余人,年可實現增收300多萬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0-12泉港區多舉措幫扶禮遇道德模范、美德少年
- 2015-10-08何月仙:七旬老人7年無私幫扶殘疾老工友
- 2015-10-04泰寧梅口鄉:結對幫扶 情暖留守兒童
- 2015-09-228旬老人摔倒乘客司機幫扶 感慨“還是熱心人多”
- 2015-09-22八旬老人摔倒乘客司機幫扶 841路公交車上演溫情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