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文明網10月30日訊莆田通過建立莆田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網和手機客戶端兩個終端,實現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信息發布、公眾查詢、執法取證、誠信監管等功能,以互聯網+誠信建設推進文化市場監管服務。
一是“動態地圖”一覽市場分布。執法網首頁設置Flash動態地圖功能,地圖涵蓋全市在冊的歌舞娛樂、網吧、印刷、出版等持證文化經營企業的分布情況,群眾可以通過搜索欄在地圖上找到企業的精確地理位置,配以詳細的經營單位地址、法人及聯系方式等公開信息,成為市民、執法人員查詢經營單位信息的實用工具,使市場管理更加透明、清晰、直觀。
二是“場景式服務”方便網上辦事。根據我局日常審批類別和辦理流程,設計一次性告知辦事場景,使群眾可以直觀方便地查找所要辦理業務的服務窗口,并提供法律依據、辦理流程、在線咨詢等一系列服務,用戶可以清楚地了解與該審批事項相關的政策法規,知曉辦理該項審批需提供的審批材料和具體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實現一站式服務。
三是“經營量化考評”推進誠信體系建設。以《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為基礎,出臺網吧日常經營量化考評辦法,實施網吧分類管理。量化考評以網吧為單位,根據網吧日常經營和違規情況相應加、扣分,按分值將網吧標識為綠色、橙色和紅色,每月初在執法網上向社會公布。執法部門按顏色對網吧分類監管,各顏色網吧實行不同頻率的日常檢查。紅色網吧作為重點檢查對象加大檢查頻率,督促其規范經營。對連續三個月標識為“紅色”的網吧,可根據情況暫緩其年檢、變更等手續。
四是“手機客戶端”實現掌上執法。執法手機應用軟件集新聞瀏覽、拍照取證、證據上傳等功能于一體。一般用戶可在安卓手機上下載安裝客戶端,瀏覽文化執法網上的執法要聞、通知公告等;執法人員可登入執法帳號,在發現違法行為時,利用手機客戶端拍照取證,客戶端軟件將實時生成照片的取證時間、地理位置、執法人員、違法情況等信息,與取證照片一并在第一時間發送到網站后臺,實現執法取證的信息化和高效化。
通過互聯網+誠信建設,莆田在文化市場管理創新上發揮五大作用:
一是輿論宣傳作用。網站上設置執法要聞、縣區動態、圖片傳真、公告通知、政策法規等欄目,通過網站、手機客戶端宣傳文化市場法律法規,及時發布全市文化執法和誠信體系建設動態,公布文化市場重要公告和通知,使公眾在瀏覽新聞的過程中知曉文化市場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了解文化執法機構的職能和執法工作情況,提升文化執法的公眾知曉率和法制宣傳水平。
二是便民服務作用。通過flash動態地圖、場景式服務、在線舉報、問答公開等互動平臺,突出行政服務人性化,提升行政效率。網站上互動服務版塊中公布全國文化市場監督舉報統一電話“12318”,群眾可直接撥打舉報熱線舉報違法行為;設置了網上舉報欄目,群眾在發現違法行為時,也可通過網頁向執法支隊舉報違法信息,支隊將處理情況通過網頁或電話及時反饋給群眾,優化監督舉報服務。
三是執法取證作用。利用手機客戶端—執法網站系統,簡化執法人員取證過程,執法取證數據實時上報入庫,使執法取證工作快速、高效;把巡查、發現、取證等執法過程記錄到網站后臺,實現對執法巡查的實時監管,證據有效固定,避免人情干擾,確保執法行為的客觀、公平、公正,實現巡查臺賬信息化、跟蹤督查常態化、執法公開透明化。
四是誠信監管作用。通過落實網吧日常經營量化考評制度,不僅實現網吧的分類管理,提高網吧管理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也初步實現網吧行業的誠信監管,為今后建立完善的文化市場“守信激勵、失信懲戒”體系提供借鑒。未來將通過“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與工商部門信用公示平臺的對接,實現違法信息公示和信用信息共享,使業主違規后除受到行政處罰外,在場所經營、金融信貸、公共服務等各方面也受到失信約束,提高其違法成本,促進文化各行業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意識,推動市場主體自律自治。
五是政務公開作用。在網站上公開執法支隊職能、執法辦案流程、工作紀律等,公布監督舉報電話,全體隊員在網站上向社會公開服務承諾,接受群眾監督;設置政風行風專欄,第一時間更新支隊工作臺帳、作風建設、勤政廉政等方面動態,讓公眾及時了解執法支隊各項工作情況;開設問答公開欄目,網上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整改問題與不足,努力推進文化執法依法、規范、誠信、便民。(莆田市文廣局供稿)
通過“互聯網+”查找“黑”網吧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1-03用制度規范化解網絡募捐的誠信危機
- 2015-10-29三明市舉辦“和諧社會誠信為本”道德論壇活動
- 2015-10-27三明市舉辦“和諧社會,誠信為本”道德論壇活動
- 2015-10-13泉港區“三項機制”推進市場誠信體系建設
- 2015-10-08陳朝暉:執著誠信 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