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公益夏令營活動場景。
東南網11月1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在新媒體日益火爆的時代,人手相對較少的基層部門,如何巧妙借力使力,探尋一條持續做好做優民生服務的便捷路徑?請看漳州薌城東鋪頭街道
“鎮里的干部可以參加吧?”2日傍晚,漳州中山公園的一處座椅上,退休工人劉阿粿正聚精會神撥弄著手里的智能手機,突然,劉阿婆抬起頭來,冷不丁問了筆者一句。看到筆者正納悶不解,阿婆把手機遞到筆者眼前:“就這個,下個月馬上要開考了,如果可以,想叫孩子去試試。”讓阿婆感興趣的是一條“東鋪頭黨建”微信公眾平臺當天發布的最新市直部門招考信息。“我們社區很多人都在關注,你有加嗎?要不要把微信打開,我教你掃掃加入?”老阿婆的“時髦”,讓人忍俊不禁。
乘“微”而上的民生初衷
東鋪頭街道地處漳州市區核心區域,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街道日常活動相對較多。“人員少,如何能做細、做優群眾服務工作?”東鋪頭街道黨工委書記姚曉明介紹,街道領導班子一直在思考、謀劃。在一次黨務培訓會上,區委組織部主要領導“新形勢下,黨務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新媒體,將現代化的信息傳播手段與實際工作有機結合”的一席話讓街道領導班子茅塞頓開。今年7月1日,“東鋪頭黨建”微信公眾平臺正式設立,7月17日,第一條信息經此群發。
“以前有什么問題,不管大事小事,都得往街道辦事處跑,來回折騰。如今有了這個平臺,動動手指就能搞定。”東鋪頭街道北橋社區干部李女士深有感觸。
在專人負責運行、發布政務信息的同時,街道逐步優化平臺資訊發布。“街道將微信關注用戶合理分類,同時相應開設‘口袋黨課’‘活動速遞’等個性化服務板塊,針對不同人群的資訊需求,有針對性地及時發布相關圖文信息。”街道組委小洪介紹說,比如街道向社區居民發送社區動態、最新優惠政策、街道活動等消息,讓居民群眾及時了解街道動態,周邊民生;向社區工作者發送上級文件、工作通知等,努力做到不同的人員個性新資訊“掌中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1-10豐澤區建設國家生態區 為文明城區提供創建載體
- 2015-11-10快板聲聲唱文明 涵江區創新宣傳載體助力文明創建
- 2015-11-10龍海市厚境村積極推進美麗鄉村文明創建示范
- 2015-11-10龍巖武平縣對全縣鄉鎮進行文明城市創建督查
- 2015-11-09龍巖旅游系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動員部署大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