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1月13日訊(通訊員 朱秀花)培樹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運用他們的突出事跡進行群眾思想道德教育是莆田市涵江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抓手。自2008年5月中央文明辦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以來,涵江區已先后有30人入選“中國好人榜”,37人入選“福建好人榜”,上榜總人數居全省縣(市、區)第一名。
“涵江好人”已經成為了涵江、莆田乃至全省公民道德建設的一張閃亮名片,越來越多被全國人民所熟知: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林水英、福建省“十佳孝敬之星”鄭愛平、熱心助學的革命后代郭克紹、媽祖精神小傳人陳周璇、路見不平一聲吼的黃志雄等“好人”不斷涌現。他們以孝行義舉、敬業奉獻、無私無畏、誠信友愛、節儉養德的精神品質,生動詮釋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默默傳遞著道德建設的正能量,成為群眾身邊的榜樣模范。
一是注重宣傳培育,引領道德風尚。堅持從宣傳入手,涵江區借助媒體、活動、陣地、文藝等方式,構建了一個全方位廣覆蓋的好人宣傳體系,讓好人事跡家喻戶曉。搭建微信、微博、論壇等平臺,開設“涵江好人”宣傳專題,讓“好人”與群眾“見面”。以“道德講堂”建設活動為載體,深入機關、企業、學校、村鎮、社區,推動道德模范從幕后走向前臺,不斷傳遞互助向善的社會正能量。積極創新好人宣傳形式,“好人板”、“好人畫”、“好人墻”遍及城鄉,“涵江好人”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同。通過三句半、微視頻、文明小戲、百姓舞臺等藝術形式展現凡人善舉,讓“好人”走到市民身邊,擴大好人好事的群眾知曉率和社會影響力,使文明新風、爭當道德模范的理念入耳入腦入心。接連不斷的好人宣傳,樹立起道德標桿,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引導,把宣傳好人、學習好人、爭做好人融為一體,將文明行事、本分做人內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好人文化成為引領社會道德風尚的一股強勁動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1-10華安縣積極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投票活動
- 2015-11-06"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11月網絡投票開始
- 2015-11-03龍巖舉行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 發表“爭做好人”倡議
- 2015-11-02"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10月"好人榜"結果
- 2015-10-31龍巖舉行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