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騎行,這一共同的愛好,把一群來自福安各行各業(yè)的年輕人聚在一起。起初,他們只是為了豐富業(yè)余生活;后來,騎行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讓大家萌生了組織公益活動的想法。
記者 姚瑾 通訊員 鄭祖輝 何小麗文/圖
東南網11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姚瑾)頭戴流線型鏤空頭盔、身穿條紋騎行服、腳踏色彩鮮亮的自行車……隨著騎行運動的普及,如今騎行愛好者越來越多,已經成為路途上經常可見的流動風景。不過,在福安,有一支與眾不同的騎行愛好者隊伍,他們把騎行健身與公益活動結合起來,通過AA制方式,經常在沿途開展一些力所能及的隨手公益項目。他們的名字叫“夢想騎跡”。
相約騎行去
上周末,地處偏遠的福安市溪潭鎮(zhèn)蘭田村七定自然村和夫艮自然村,出現(xiàn)了幾位從遠方而至的特殊客人——騎行愛好者。不過,他們并非一群只為健身、只看風景的匆匆過客。他們是“夢想騎跡”騎行團隊的成員,大家為村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和貧困戶帶來了貼心的醫(yī)療服務:量血壓、測血糖,檢查牙齒、視力……
騎行,是如今都市生活圈里頗為流行的一種有氧運動。在福安,自從提出“讓產業(yè)、文化、生態(tài)、旅游同頻共振”等發(fā)展思路后,騎行愛好者人數逐年增多。
“夢想騎跡”就是一支以80后、90后為主的騎行愛好者團隊,陸續(xù)加入的成員有近百名。盡管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包括公務員、醫(yī)生、老師、個體戶等,但共同的健身喜好引導他們自行組合成小分隊結伴出行。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單一的騎行活動慢慢開始讓人覺得缺了點什么?!斑x好一條鄉(xiāng)村路線騎去騎回,少則半天,多則要一整天,騎行的過程樂在其中?!彬T友吳凌宇說,“反而是到了目的地,大伙兒多半只是看看風景、拍拍照,然后再上傳到網絡空間。次數多了,不少人產生‘不過如此’的乏味感?!?/p>
“我們應該有更多的夢想、更高的追求!”去年4月,吳凌宇提出“騎行公益”的想法后,立即得到隊員們的熱烈響應。很快,又有隊友為他們的“騎行公益”活動取了個充滿詩意的名號——“夢想騎跡”:夢想無限,“騎跡”相隨。從此,“夢想騎跡”成了團隊的名字。
一路做公益
大家把“騎行公益”的第一次活動地點選在福安社口鎮(zhèn)秀峰村福利院。自愿參與的騎行愛好者們通過AA制的方式,出錢購買了一些日常用品和零食送給老人,一些人還發(fā)揮特長、愛好,表演自編自導的文藝小節(jié)目。
“首次做公益,大家都缺乏經驗,活動組織得也難免有些倉促和不足,但老人們真誠的笑容令我們備受鼓舞?!眳橇栌钫f,“其實,這些老人平日較少與外界接觸往來,聽到有人為他們說說唱唱,看到大家進進出出地幫忙做衛(wèi)生,都樂呵呵地直夸好。”
有了第一次之后,大家越來越有經驗,公益活動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義診、助學、為環(huán)衛(wèi)工人送清涼、宣傳水資源保護等?!巴瑯邮橇x診,我們‘夢想騎跡’團隊所覆蓋的范圍是其他人達不到的。”身為醫(yī)生的騎友郭良華介紹說,為回饋社會、關愛困難群體,部分醫(yī)院也會組織義診活動,但考慮到受益者的輻射面,這些次數有限的義診大多設在交通相對便利的中心村鎮(zhèn),一些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山村群眾往往難以受惠。
“因此,我們開展義診活動時,總是騎到最偏遠的地方去?!惫既A告訴記者,隊員中不少人是醫(yī)務工作者,大家每次都會隨身帶上便攜式的醫(yī)療器械和一些常用藥品,通過簡易的體檢和初診,給這些很少有機會出門看病的村民以指導和建議。
與偏遠山村的孩子們進行互動游戲,也是“夢想騎跡”團隊這群“大孩子”樂于組織的活動。“山村孩子很純樸,剛開始,他們都有些怕生。”騎友郭靈靈說,不過通過分發(fā)小禮物、一起吹氣球包餃子等活動,大家很快就融洽起來。如今,他們騎行到過的賽岐鎮(zhèn)泰康村八一希望小學,已經成為“夢想騎跡”團隊的助學點之一。
隨著“夢想騎跡”團隊影響力的擴大,一些商業(yè)機構也主動找上門來尋求合作,都遭到了他們的拒絕?!拔覀儾幌氡池摴陌?,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為了騎行健身,同時做些力所能及的隨手公益項目?!彬T友林少鋒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1-10關于“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原創(chuàng)作品征集評選活動獲獎作品的通報
- 2015-11-06建寧縣舉辦“慈善之夜”文藝晚會倡導愛心公益新風尚
- 2015-11-05公益行走白城啟動 城市義工助力全程
- 2015-11-05南平市掀起原創(chuàng)公益廣告熱潮
- 2015-11-03晉江發(fā)出“最炫公益 不炫嫁妝”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