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玉枝的照料下,麥賢得成了業(yè)余書法家。記者 羅艾樺 攝
近日,記者走進“雙英雄”在廣州赤崗的家,甫一坐下,就見麥賢得拎著個菜籃子邁進門檻?!皻g……迎,歡……迎!”家中一下子來了幾位客人,老麥一邊咧嘴大笑,一邊“咬文嚼字”。誰曾想眼前這位老人曾是在海戰(zhàn)中英勇負傷的一級傷殘軍人。
英雄的妻子李玉枝亦英雄,43年來,她不僅讓丈夫從一個一級傷殘軍人逐步走回正常人行列,而且為他奮力構筑起一個溫馨美滿的家庭。
“讓英雄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1965年,時任海軍護衛(wèi)艇某大隊611艇機電兵的麥賢得,在“八·六”海戰(zhàn)中不幸被一塊彈片擊中右前額。在腦神經(jīng)嚴重受損、腦漿溢出粘住眼角睫毛的情況下,他仍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意志,排查出故障,并很快使機器恢復正常,迎來了戰(zhàn)斗的勝利。1966年2月,國防部授予麥賢得“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
今年10月16日晚,中央電視臺播出了《圓夢中國 德耀中華——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授獎儀式》,麥賢得的妻子李玉枝當選為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捌孥E!當年的‘英雄’居然還好好地活在人世!”看到電視節(jié)目后,麥賢得當年特護小組組長許曼云懷揣濃濃的思念和深深的敬佩,11月2日與麥賢得重聚,再敘半個世紀的戰(zhàn)友情誼。80歲的許曼云拉著李玉枝的手,久久不肯松開:“好妹子,我特別想和你說一句,‘你用盡一生守護英雄,你也是一位英雄’。”
據(jù)許曼云回憶,麥賢得后來雖然保住了性命,但由于腦漿流失過多,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記憶力幾乎全部喪失,還引發(fā)嚴重的外傷性癲癇,未來能否過上正常生活,絕大多數(shù)人都搖頭。專家們設想,假如能有一位心地善良的終身伴侶,給予他溫馨的家庭生活、細致周到的護理,或許有助于他的康復。
在組織的安排下,一場隔著乒乓球桌的特殊的“相親”開始了。時年22歲的海豐縣公平公社婦聯(lián)干部李玉枝與麥賢得見了第一面,李玉枝便對陪同的女伴表明了心跡:“一定要讓英雄也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隨著幾次鴻雁傳書之后,李玉枝毅然許下了此后畢生堅守的承諾——照顧英雄一輩子。
1972年6月1日晚,一場特別的婚禮在東海之濱的海軍某部招待所里舉行。從這一天起至今,李玉枝已與老麥相濡以沫四十三載,回想起往事,李玉枝樸素的信念更加堅定,“這是我人生中最認真的一次選擇,我從來沒有后悔過。英雄為國家負傷,如果都不去照顧,他的病豈不是越來越糟?!”
愛心和責任創(chuàng)造醫(yī)學史上奇跡
蜜月是甜蜜的,也是短暫的。
婚后的一天深夜,一陣異常的聲響把李玉枝從睡夢中驚醒,麥賢得的癲癇病又犯了。只見他頭腳縮成一團,口吐白沫,身體不住地往墻上撞,驚慌失措的李玉枝只能對著門外大聲呼喊。
打那以后,李玉枝夜里都不敢睡得太熟,后來不放心,干脆用布條把兩個人的腿綁在一起,只要麥賢得稍有動靜,她就會一躍而起。
麥賢得還很快表現(xiàn)出病后的暴躁和倔強。有時因表達不清,李玉枝不能馬上理解,他便急得面紅耳赤,用手推、用手抓、用拳頭打。對于這些,李玉枝總是默默地承受著,因為她知道,這都是那罪惡的炮彈所致。
所謂久病成醫(yī)。李玉枝通過四處問醫(yī)請藥,大量閱讀醫(yī)學書籍,竟然摸索出一條護理規(guī)律來。在李玉枝的精心護理下,麥賢得的癲癇病由最多時一天發(fā)病3次,到如今已經(jīng)多年沒有復發(fā);藥物的副作用在他身上也幾乎沒有任何顯現(xiàn)。醫(yī)學界也驚嘆這一奇跡。
像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李玉枝也十分疼愛兩個孩子——兒子海斌和女兒海珊,但為了護理好麥賢得,也為了孩子健康成長,李玉枝還是狠下心把年幼的兄妹倆送到了娘家去養(yǎng)。終于可以和孩子們團聚了,李玉枝還不得不兩頭“做工作”,憑借堅強的毅力和高超的智慧,為麥賢得和兒女之間架起了一座理解和溝通的橋梁,孩子倆也越來越理解和敬重父親,四口之家日趨和諧。
如今,老麥過上了幸福溫馨的生活,甚至還成了一位小有名氣的業(yè)余書法家。原來,針對老麥病癥隨時發(fā)作,李玉枝大姐便引導他臨摹名家書法,借以控制情緒。臨走前,老麥把自己十分心儀、描過好些遍的《中國夢》,莊重地裝進牛皮大信封里,沉甸甸地遞到記者的手上,滿臉綻放著燦爛的笑容。(記者 羅艾樺)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1-13仙游男子沖進火場救老太 獲見義勇為模范榮譽稱號
- 2015-11-06仙游縣開展道德模范先進事跡圖片展進校園
- 2015-11-05學習道德模范 踐行核心價值觀
- 2015-11-03龍巖舉行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xiàn)場交流活動 發(fā)表“爭做好人”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