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扶貧的好心人
吳棉國常說,“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從小生活在山區農村的他,深知貧苦農民和困難群眾生活的艱辛和那些家庭的孩子在求學路上所要面對的更多艱難與不易,很早便立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傳遞愛心,給貧苦的孩子們一個美好的未來。
1990年大學畢業后,吳棉國被安排到三明制藥廠工作。盡管工作條件差、工資收入微薄,但他始終堅持奉獻為先,在兢兢業業地做好本職工作之余,忘我地投入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愛心家教、結對幫扶、捐資助學、愛心圖書室的創建活動中,半年的時間里無償為廠區6位貧困工人子女提供家教,在宿舍建起了學習圖書室,免費提供給孩子們學習參考。1991年借調三明市僑辦工作后,他堅持與廠區貧困個人子女開展結對幫扶,除了堅持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購買書籍、學習用具、食品和玩具等,并定期去做愛心家教外,還先后資助2名貧困學生從小學到大學期間,從每年100元至800元不等的資金,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深受好評。他的志愿服務事跡在2000年被收錄到中國作家出版社編輯出版的《青春的風采》一書中。??? 到了致公黨省委工作后,吳棉國更是熱心公益志愿行動。在他的積極倡議和省委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從2006年起,致公黨省委就開展了“愛心助僑”活動。先后募集資金63萬元,結對幫扶了寧化泉上華僑農場的183名貧困歸難僑子女和永泰嶺干小學的20位貧困學生,建起了致公愛心圖書室、閱覽室、活動中心等。今年4月,他發起的“結對幫扶寧化泉上初級中學貧困僑生”愛心行動得到了省直141名黨員的積極響應,每名黨員結對幫扶1名困難僑生,累計捐款12.69萬元。該項活動從今年開始,持續開展三年,將有141名貧困僑生受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隨著微媒體時代的到來,吳棉國積極借助微信平臺開展“愛心接力”傳遞活動。在他的參與和支持下,從基層組織中試點建起了“智善慈航”、“致公愛心365”2個微公益平臺。在得知安溪縣重癥病患者林仁才的不幸遭遇后,通過微信轉發,在致公黨員中引起關注和聲援,累計籌集善款34999元、愛心樂購300斤秋茶的15000元,致公黨員及微信志愿者們的一片愛心深深打動了病患家屬;他還號召微友,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安溪五中的學生微信樂捐愛心棉被426套、善款12780元,通過微信群友專項義拍籌得額外善款9064元;除了“微眾籌”,他還發動微信群友力量,組織泉州180醫院、正骨醫院的醫生,赴泉港涂嶺村關愛失能老人、高齡老人、老病以及困難家庭、特困戶,赴徳化雷鋒村慰問革命老區高齡老黨員老紅軍、資助貧困戶等,在送去生活物資的同時,也送去一份健康。
同時,吳棉國還積極參加省統戰系統組織的各類公益活動,如:在機關組織開展“健康與美麗同行——2015年省直統戰系統‘同心鑄愛?母親健康1+1’公益募捐活動”,共募集干部職工捐款1010元,所得善款全部匯入省紅十字會;參加“青春雷鋒陽光助殘”主題青年志愿服務活動,認捐1個“微心愿”愛心包(200元);積極參加“同心?冬日暖陽”捐衣活動,先后累計捐衣100多件;參加“共享書香,傳遞愛心”捐書活動,捐書92本,等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1-18莆田市城廂區開展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
- 2015-11-17城廂區開展黨員進社區志愿服務活動
- 2015-11-17永安:千余名志愿者參與清潔家園志愿服務活動
- 2015-11-13“關愛老人·一元理發”志愿服務進社區在荔城區啟動
- 2015-11-11建寧:走好“三步棋”,打造環保志愿服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