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愛心流動起來
遭遇尷尬
所謂“待用快餐”,是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里在2013年4月發起的一項公益活動,類似于歐洲的“待用咖啡”概念。愛心人士認購快餐后,留給流浪漢、低保戶等困難人群,由店家交送給這些真正需要幫忙的人。
當年張譽旺看到發起“待用快餐”行動的微博,覺得參與這一公益活動很有意義。2013年7月28日,素渡餐廳成為廈門首個響應商家,將原本19元/份的快餐,以低于成本價的10元/份讓愛心人士認購。愛心行動開始后,顧客認購熱情高漲,最多的一個人購買了28份。想要獻愛心的人太多了,餐廳只好做出規定,若認購總數超過認領總數200份,只能暫時停止認購(本報2013年8月6日14版曾對此報道過)。
然而,張譽旺發現,認購者踴躍,認領者卻不多,餐廳常常兩三天都送不出一份“待用快餐”,這份尷尬讓他始料未及。為了將愛心送出去,餐廳花了不少心思。比如,尋找流浪人員來餐廳用餐,讓員工將快餐拿到火車站廣場去分發或送到困難群眾手中。即便如此,還是有人不太敢相信“天上會掉餡餅”,有些員工甚至還被懷疑是騙子。據初步統計,素渡餐廳推行待用快餐兩年多來,認購的快餐有1600多份送出去了1500份,但基本上都是餐廳主動送出去的,實際到餐廳認領者寥寥無幾。
記者了解到,廈門響應待用公益的其他商家,幾乎也都出現了類似的尷尬。最典型的是廈門優思麥公司“待用面包”活動,有家愛心企業直接認購了2000份“待用面包”,結果庫存量太多,公司只能將愛心面包送往福利院等場所。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5-11-20永春縣殘聯與創維集團聯合開展愛心助殘公益活動
- 2015-11-18武平縣“好人之城”愛心延續 微舉動寫警民情深
- 2015-11-18東山青年志愿者開展舊衣物捐贈愛心公益活動
- 2015-11-18光澤縣:愛心為媒 傳遞關愛
- 2015-11-17莆田南網小記者“一元理發”店探訪愛心“剪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