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25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恭璋/文 毛朝青 黃孔瑜/圖 實習生馬婧)走路玩手機、騎車玩手機、開車玩手機……沉溺“精神鴉片”,“低頭族”已成福州街頭高危群體;上海交警去年曾統計,近三成致死交通事故由玩手機引發。 司機駕車時玩手機,反應比正常情況慢35%;行人走路時盯著手機,平均視野只有正常走路時的5%……今年12月2日,是我國第四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六部委聯合發文,呼吁全社會關注交通安全問題。眼下,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馬路“低頭族”日益壯大,已成為威脅城市交通安全的高危群體。去年,上海交警曾統計,近三成致死交通事故由玩手機引發。福州街頭,馬路“低頭族”現象是否嚴重?針對這一社會頑疾,有何破解之道?“低頭族”引發交通事故,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昨日,海都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
其它熱圖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