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街長
“在文化巷時間長了,哪家商鋪整潔干凈、能夠文明經營,哪家商鋪愛占道,我們心里有數,評比時,自然心里裝著一桿秤!”11月20日,心怡食品店老板翁金英第二次參與文化巷文明經營戶的評選活動,按日常觀察到的實情對文化巷的商鋪一一進行打分。
文化巷位于三明市梅列區列東街道,處于繁華地段。巷內有水果、蔬菜、干貨、小吃等各類經營商鋪77家、流動攤點62家,這些商鋪或分散開在小區里,或連片形成小商圈,為居民帶來生活便利之時,也給小區管理帶來諸多難題。其中,污水橫流、占道經營、亂停車輛、生活垃圾多,讓人最煩心。江濱7號樓樓下是一排小吃店,一到三餐時,油煙直往上冒,住在樓上的居民苦不堪言,連晾在陽臺上的衣服都沾著油煙味。
如何有效管理小區商鋪的經營秩序,讓商家和小區居民和諧共處,這是城市管理者必須直面的問題。
2014年9月,根據區里統一部署,列東街道實行街長制城市管理新模式,由街道領導任街長,城管中隊及社區負責人任副街長,區公安、衛生、工商、環衛、城管、國投以及區直掛點部門和街道、社區等人員任成員。為明確部門職責,他們出臺一整套街巷規范管理辦法,并嚴格落實獎懲責任制。
這些辦法包括,取消62家流動攤點;對小吃店排煙系統進行全面改造;根據人流高峰期劃分重點管理時段(7:00-13:00及14:30-18:30),組成2個工作班組,采取錯時輪崗方式,實行動態監察;對街面進行畫線,共劃定電動車位87個、汽車車位27個、三輪摩托車停車位16個,引導車輛有序停放。同時,聘請4名非機動車管理人員,警方也調配2名交通協警協助管理。
街長們開動腦筋,各顯神通,并用上了微信。20日早上8:48,副街長賴明紅路過文明巷時看到,街面上出現了賣仙草蜜、米粿的流動小攤,一家水果店占道擺放水果。賴明紅立即拿出手機拍下,把照片發到管理群里。等賴明紅辦完事回來,相關責任部門已經處理完畢,街道已井然有序。“按傳統方式,一項流程要四五天時間,用微信反映問題,效率很高。”
幾個月后,文化巷商鋪治理就取得了顯著成效。告別了過去占道經營、車輛亂停的現象,道路仿佛變得寬敞了許多,附近居民和商家出行也方便。小吃店的排氣管改造以后,不僅店里更干凈整潔,而且讓樓上的居民們不再受油煙熏燎之苦。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2-03全國文明城市測評12月在廈開展 采取隨機暗訪
- 2015-12-03福州表彰道德模范 同時部署文明城市測評迎評工作
- 2015-12-02石獅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迎檢工作部署會
- 2015-12-02荔城區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
- 2015-11-26莆田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到城廂區調研督導創建文明城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