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何海銘)“‘江家院’打拐解救出來的22位小天使們,他們過得怎么樣?需什么樣的幫助?從本周起,市局團委將持續開展走進育嬰院‘共青團員義務星期六’志愿服務活動,以陪伴的形式,讓小天使們更多感受社會的愛……”
去年7月底,晉江市公安局青年志愿服務隊的楊周陽在電腦上敲下這些文字,文章的題目叫作《育嬰院志愿服務日記1:陪伴,是最好的愛》。
近一年半時間過去了,不知不覺,已寫到“日記57”。這57份圖文并茂的特殊日記,記錄了千名“警察爸媽”與育嬰院孩子們的舐犢情深。
“我有好多個爸爸媽媽”
“這是我的全家福,我有好多個爸爸媽媽……”近日,記者走進晉江市育嬰院,9歲的柳影指著照片上的民警們自豪地說。
晉江育嬰院專門負責接收晉江轄區內社會棄嬰、公安打拐解救兒童和其他需緊急救助的兒童,目前院內養育各類受助對象130多名。
從去年7月開始,每逢星期六,晉江市公安局的團員青年都會走進育嬰院與孩子們談心,輔導學習,游戲互動,承擔孩子家長的責任。
楊周陽是小柳影最喜歡的“爸爸”之一,身為人父,他很擅長和小朋友打交道。正是在他的鼓勵和引導下,小柳影慢慢變得樂觀開朗。
楊周陽是晉江市公安局團委書記,也是這項志愿服務活動的發起人之一。他告訴記者,由于工作原因,他去年初開始注意到生活在育嬰院中的孩子們,發現這些孩子由于缺乏心靈上的陪伴和引導,不少人出現規矩意識淡薄、性格內向孤僻、學習成績落后等現象,急需社會力量幫扶。恰逢去年5月共青團福建省委面向全省基層團組織倡導發起“共青團員義務星期六”活動,號召廣大共青團員利用周末閑暇時間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于是,他在去年7月發動局里的團員青年走進育嬰院開展志愿幫扶活動。
“當時的想法是能做幾期是幾期,能幫一個孩子是一個孩子。”楊周陽說。
讓他沒想到的是,隨著活動的開展,不僅晉江市公安局的青年民警踴躍參加活動,整個晉江公安系統都參與進來。到目前,已有1000多名民警走進育嬰院,先后開展植樹節、清明登山、海邊踏浪、尋訪五店市等主題活動,原本生活單調的孩子們在晉江越來越多的地方留下歡聲笑語。
志愿服務不只是陪玩
“85后”民警楊坪強是8歲男孩小禮最喜歡的玩伴。
“小楊叔叔最愛跟我玩,還會給我講警察叔叔抓小偷的真實故事。”說起小楊叔叔,小禮眉飛色舞,滔滔不絕。
楊坪強告訴記者,他從去年8月參加志愿活動,一開始就注意到調皮搗蛋的小禮。“經觀察,我發現他之所以調皮,是為了引起我們注意。這時如果一味去制止他,去兇他,他內心可能會失落,反而會越調皮。”為此,楊坪強給予小禮更多關心和幫助,“讓他不好意思去搗蛋”。沒想到這一招效果不錯,小禮變得規矩很多。
但是,玩伴也有變臉的時候。
今年11月7日那次志愿活動中,楊坪強一到育嬰院就聽說小禮私自把同學的電動橡皮擦帶回家。
“小禮分不清‘偷’與‘借’的概念,有時會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楊坪強說,他當天馬上把小禮叫過來問話。沒想到小禮雖承認“拿”橡皮擦的事,卻一臉若無其事。
這讓楊坪強和在場的志愿者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必須對他進行教育和引導。“未經別人同意就拿走別人的東西,叫作‘偷’……”
看著平時總是笑嘻嘻的小楊叔叔變了臉,小禮似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經一番思索,低下了頭,小聲地說:“我知道錯了,我會還回去的。”
“我們的志愿服務并不只是陪玩,除了在情感上給他們關愛,還要規范他們的行為。”楊周陽說,由于種種原因,育嬰院里的孩子在性格和行為舉止上多少存在一些缺陷,須及時給予管教和糾正。
育嬰院院長許秀端說,民警志愿者的到來,給孩子們帶來很多歡樂,也減輕院里工作人員不少負擔。特別是志愿者提倡不驕縱不溺愛的志愿服務理念,讓許秀端很感動:“院里的工作人員以女性居多,大多是‘慈母’,而民警志愿者的到來,正好彌補了‘嚴父’的缺失。”活動開展以來,孩子們在學法懂法、道德水平等方面有明顯提升。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5-12-06福州臺江:300名志愿者進社區服務(組圖)
- 2015-12-06福州成立21支敬老志愿服務隊 400多名志愿者宣誓
- 2015-12-05幫助別人 快樂自己 2015年福建志愿者在行動
- 2015-12-04跑步禮儀知多少:合理處理垃圾 對志愿者說謝謝
- 2015-12-04他招到500多名志愿者服務青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