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舉辦價值觀論壇——群眾作品創作者之談
思明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群眾性作品征集網上專題頁面
一是踐行核心價值觀有新舉措。2015年,思明區委宣傳部、文明辦、社科聯、廈門日報社和廈門網聯合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群眾性文藝作品征集活動,歷時三個月,共征集到包括繪畫、書法、詩歌、詞曲、朗誦、快板、舞臺劇和微電影等作品200余件,并評選出“表演類十佳作品”和“詩詞書畫類十佳作品”。活動呈現出草根性(所有作品的作者都是普通老百姓)、創新性(引入“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持續性(設立“思明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曲藝庫”,持續開放展示交流)三大特點,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作為宣傳載體,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好懂、好聽、好記,入口、入腦、入心,深受群眾好評。
二是文明城區創建有新機制。直面薄弱環節,直擊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不定期深入商業街、主次干道、社區等地,強化文明創建網格化管理運行機制督查,有效推動問題的查糾整改。以“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為契機,創新社會管理模式,積極推動開元街道禾祥西路、梧村街道匯文路、鼓浪嶼街道龍頭路、濱海街道曾厝垵文創村等路段的“門前三包”示范街建設,引導商戶參與城市管理,共同營造文明、整潔、有序的市容環境秩序。
城市義工對沿街店家開展宣傳活動
三是道德典型選樹有新突破。認真組織開展全國、省、市道德模范評選表彰工作,在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和第四屆全省道德模范評選活動中,廈門藍天救援隊隊長陳素珍(水草)榮獲全國見義勇為道德模范提名獎,是廈門市唯一入選者;在第五屆廈門市道德模范評選中,全市共10名道德模范,思明區藍永生、柯秀清、張和輝、陳素珍4人入選。持續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立足基層,廣泛發動,擴大“好人”評選面,凝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思明區推薦的廈門藍天救援隊隊長陳素珍、思明城管朱水坤先后入選中國好人榜見義勇為好人,思明城市義工柯秀清、陳偉分別入選福建好人榜誠實守信、助人為樂好人。此外,思明義工陸萍、許天燦家庭入選福建省“最美家庭”。
“道德的力量”----廈門市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
四是市民文明行為示范養成有新成效。今年3月14日起,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和廈門南普陀寺聯合發起“善心善行365”主題活動,以倡導公共文明準則為著力點,推行“垃圾不落地”等六類文明行為。活動以南普陀寺、曾厝垵、中山路、鼓浪嶼、海龍小區為試點,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全面鋪開。為強化市民、游客對文明言行的認知,活動融入創意元素,引入本土原創動漫人物“星星狐”代言,創作一系列生動形象的公共文明宣傳品,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場所等地開展宣導,通過電臺、報紙及網絡媒體動態傳播活動信息,開設動漫體驗營等,多層面、全方位、立體式開展宣傳。為深化文明旅游創建,在鼓浪嶼定期開展“美麗跑”、環保宣導、垃圾分類投放等形式多樣的愛島行動。在白城沙灘開展“分類回收垃圾,共同締造‘顏值’最高海灘”活動,引導、帶動市民和游客關注和參與。“善心善行365”活動開展以來,輻射帶動3000余家單位,上萬名義工積極參與,吸引中央、省、市媒體關注,匯聚了社會各界的智慧和力量,逐步形成“群眾參與、社會協力、政府保障”的良好格局,有效推動市民文明行為示范養成。
“善心善行365”暑期夏令營活動
“善心善行365”活動啟動儀式
五是思明城市義工品牌有新提升。推進義工活動常態化開展,每周六定期開展不同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在輪渡、曾厝垵、中山路等城市義工服務點定期開展服務,已連續開展活動185期;每月開展“義工成長沙龍”活動,已舉辦22場講座(培訓)。持續拓寬公共部門志愿服務領域,在“法庭義工”基礎上,新增思明區國稅局、地稅局志愿服務實踐基地,開展具有稅務行業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2015年,協會作為福建省唯一代表,先后參加首屆中國志愿服務論壇及全國“鄰里守望”志愿服務文藝演出;獲邀參加閩粵港臺兩岸四地社會服務交流會;榮獲“廈門市品牌志愿服務團隊”、區“十佳社會組織”榮譽稱號等。在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的示范引領帶動下,思明區逐漸成為公益組織的“孵化器”。
首屆中國志愿服務論壇在吉林召開,思明城市義工受邀參加并作交流
六是經典誦讀渠道有新拓寬。借助新媒體,運用互聯網思維,創新開辟網絡誦讀新途徑,打造“揣在口袋里的思明經典誦讀平臺”,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推廣有了新動力。如,2015年“我們的節日?春節”經典誦讀大賽首次開辟互聯網個人誦讀平臺,活動反響強烈,參賽視頻近千個;端午期間,聯合區臺辦策劃組織“同根同源傳承經典”2015年兩岸青少年中華經典誦讀系列活動,讓海峽兩岸的青少年學子將作品以視頻的方式,在網絡上進行呈現,“互聯網+”和傳統經典文化的碰撞,不僅拓寬了兩岸青少年交流交往的形式,而且讓兩岸同胞的共同文化根脈得以鞏固,產生了極大的共鳴點。
“同根同源傳承經典”2015年兩岸青少年中華經典誦讀
思明區經典誦讀微平臺
輔導站建站以來工作成果
七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有新模式。持續發揮輔導站輻射帶動作用,完善家庭、學校和社區“三位一體”心理健康網絡,立體式、全方位搭建未成年人“心靈家園”。一是組織開展思明區中小學校心理老師沙盤游戲療法專項培訓,努力提高全區中小學校心理老師的專業技能;二是組織開展中小學生深度心理成長系列團輔活動;三是積極探索創立社區心理健康工作新模式,指導社區自主建設及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2015年,心理健康輔導站共接聽心理熱線103人次,面詢86例共計275人次,為未成年人家長及機關工作人員提供團輔輔導13場、“希望之隊”學生系列深度團輔活動17場,舉行七彩講堂進校園活動22場、七彩講堂進社區活動19場、七彩影院21場、七彩愛心屋6場、團隊自我成長督導活動3場,總受益群體達7000余人次。(廈門市思明區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12-10思明“善心善行365”推動市民文明行為示范養成
- 2015-12-10思明“善心善行365”推動市民文明行為示范養成
- 2015-12-10思明“善心善行365”推動市民文明行為示范養成
- 2015-12-08廈門思明區持續開展關愛公交司機“五大行動”
- 2015-11-22思明區公園小學“閩南文化節”讓閩南文化生根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