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家網上商城被曝信息泄露 “剁手黨”中招了嗎?
多方主體各盡其責降風險
業內專家建議從企業、消費者、行政監管等多層面盡量降低信息泄露的風險和危害。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表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網絡信息服務商收集用戶信息必須遵循正當、合法、必要的原則,此后的使用和保管必須盡到安全保護義務,保障用戶數據更新安全。如其主動泄露則涉及刑事犯罪,而對于因管理或技術漏洞導致的信息泄露,網站則需要向用戶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另一方面,目前行政監管缺位,監管主體不明確,導致網站因信息泄露而遭到行政處罰的案例實際很少。要對用戶維權提供更多的法律支持,比如由網絡服務提供者承擔舉證責任,如若不能提供則要負相關法律責任。”趙占領說。
警方則提示,消費者要按照正規購物網站的流程,不要輕信陌生來電或網站鏈接,且不輕易泄露驗證碼等信息。
安全專家余弦、鮑宇等多位人士指出,網站或平臺應增強自身網絡安全的意識和能力,不具備相關能力和技術的企業可與第三方平臺合作。而消費者應選擇較大的平臺進行購物,不要在過多的網絡平臺注冊或購物,在網購填寫訂單時應盡量避免預留真實完整的信息,如使用昵稱、阿里小號、代收點地址等。新華社
注:該言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未經本網調查、核實。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