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人物,讓文明鷺島更美
編者按:以人為本,發展為民。市民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同時,也積極投身“美麗廈門 共同締造”行動,用自己的言行共同建設美麗廈門,涌現出一批感動人物。回望2015,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回顧,有太多的感動值得溫習,有太多的面孔值得銘記。這些面孔,也許很普通,卻感人、勵志。有了他們,美麗鷺島變得更溫暖,更精彩。
東南網1月12日訊(福建日報 記者 林世雄 鄧婕)
名片:
游文晃,男,1961年12月出生;福建仙游縣人。福建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理事,廈門市湖里區祥店社區第七黨支部書記(志愿者)。曾獲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福建省第三屆助人為樂“道德模范”、2014“感動福建十大人物”、福建省慈善兒童30年感動人物,廈門市第二屆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廈門市學雷鋒標兵、廈門市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翻看照片,心頭別有一番滋味。
2013年1月中旬,本報記者第一次與“感動福建”十大人物之一的游文晃見面,深談后,采寫了通訊《關愛,撐起孤兒貧困生的希望》。三年后的今天,在經濟形勢愈發不好的大背景下,游文晃依然沒有放棄一個孩子,他重拾畫筆,靠拍賣油畫供327個孤兒貧困生讀書。2016年元旦前夕,游文晃更是帶上面皮兒、肉餡兒和韭菜,來到養老院和孤兒院,為50名孤老低保戶和37名殘疾孤兒包水餃。
日前,本報記者再次聯系游文晃,走進他的生活,跟隨他的奔波,見證他的信念。
327個孩子的“游爸爸”
“2015年11月28日,晴,今天很感動,游文晃好人自己病重,卻特地坐動車從廈門來福州看望小依琳,在游好人的呼吁下,短短20天,我們就收到37185元,感謝游好人的無私幫助,是你們使我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溫暖。”
以上文字摘自小依琳的父親黃錦的日記。寥寥數語,卻完全地展現了黃錦一家對“游好人”的感激之情。
小依琳是一個不到2歲的女嬰,卻不幸患上了白血病。游文晃知道后,第一時間通過婦聯匯款4000元,并發動自己的朋友圈、戰友圈1000多人一起對小依琳進行幫助。“我們已經花了三十多萬,后續治療還很漫長,經濟壓力很大,但游好人的舉動就像寒冬里的一縷陽光,無關金額,無關名譽,為我們帶來希望。”黃錦說。
從資助孤兒貧困生開始,游文晃就不知道什么叫作適可而止。他總說,327個孩子叫我“游爸爸”,“我要對得起這個稱謂,天底下沒有爸爸放棄孩子的道理!”如今,游文晃扶持的范圍越來越廣,僅2015年,他就救助了十三個白血病患者。
20年340多萬元,很多人好奇游文晃哪來這么多錢。
游文晃說,他把收入的百分九十都用于資助孤兒貧困生,自己和家人生活都很簡樸,一輛電動車是唯一的代步工具。受他資助多年的一些細心的孩子發現,“游叔叔穿著腳指頭破洞的襪子,但他一年四季都要買新衣服和鞋襪給我們”。
如果說三年前,游文晃還時不時有一些固投收入,但現在,游文晃家中真的可以用“一貧如洗”來形容。
2013年9月,游文晃毅然將自己珍藏多年的四幅漆線雕九龍壁、六幅油畫和一幅百虎圖長卷拿出來參加義拍,拍賣了17萬元,加上存款13萬元總共30萬元全部用來資助貧困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用。
2014年6月,游文晃賣了十多年前珍藏的四件套紅酸枝紅木家具,將所得5萬塊錢分別匯給幾名即將升學的貧困生。
游文晃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他坦承“確實也有挺不住的時候”。省婦聯兒童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和市婦聯聽到他的情況后,也勸他少捐助幾個孩子,但他咬咬牙,還是堅持了下來。“孩子們一下沒了捐助,心理落差該有多大!”游文晃說,他曾親眼見過當地的孤兒一日兩餐喝粥配咸菜,夜里睡在親戚家的地板上,想到這些,他就沒法撒手不管。“能賣的都賣了,反正要支持孩子們讀書!”游文晃朝記者揮揮手,意思是“艱苦的事情都不要再說了”。
病危仍不忘助學
與經濟狀況同步下行的是游文晃的身體狀況。
距離冠心病手術已經兩年多了,游文晃仍無法從藥物中擺脫。
2013年6月16日清晨6點,游文晃突然感到一陣暈眩,嘔吐不止,被緊急送往廈門中醫院搶救。經診斷,游文晃有三根血管堵塞嚴重,其中有兩條堵塞超過了90%,有一條堵塞逾70%。
后來,游文晃的心臟左右兩邊分別被植入一枚和三枚支架,雖然心臟中的血液開始流通自如,但他也從此成了藥罐子。盡管如此,游文晃還是閑不住,愣是不肯在家躺著養病,他甚至有些生妻子的氣:“躺著養病?那是有錢人做的,孩子們一個個在長大,要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我不趕緊想辦法他們怎么讀書?”
現在,游文晃三餐必吃阿司匹林、麝香保心丸、復方丹參片,硝酸甘油片隨身帶,每天打2次胰島素。曾經一度很害怕隨時被死神帶走的游文晃,現如今隔著衣服戳著硬硬的肚皮說:“我已經釋然了,每天都把‘事情’做好就行了。”
為此,在拿不出錢資助孩子們時,游文晃毅然拾起“老本領”,在仙游老家不分晝夜地開始畫畫。他的畫架從沒有收起來過,架上的油畫換了一幅又一幅,畫好了就裱起來,堆放在墻角。久而久之,墻角成了畫室的“禁區”,因為這些油畫都是游文晃的“命根子”,不能碰壞一點點。
有時候眼睛酸痛難忍,他就稍微閉上眼休息,做做眼保健操。“更麻煩的是手抖,那真是既耗時間又影響油畫質量。”游文晃說,為了拍賣出好的價錢,只好停工休息,但這意味著,他當天晚上又要熬夜了。
愛的正能量接力傳遞
三年前,記者問過他“后悔嗎?”他搖頭,說不會。三年后,記者又問了他,他還是搖頭,說怎么會后悔!
327個孩子對他來說,是至親至愛的人。游文晃說:“大家不要一直關注我幫助了多少孩子,其實這些孩子也一直在感染著我!”
游文晃的話,是有根據的。
就拿元旦前夕,到孤兒院包水餃的事兒來說。當天,一名九歲的腦癱兒拉著游文晃的手,近乎撒嬌地央求游文晃喂她,游文晃當即心酸流下眼淚。他說,這是電視電影看不到的真實,這是與社會反面現象的一次強烈反差,“這些孩子對生活的熱愛與渴望,會讓你受到洗禮”。
“父母去世后,面對悲傷和困難,游爸爸幫助我。今年7月,我順利從泉州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專業畢業。大學四年里,我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教師基本功大賽二等獎,連獲三次院女子籃球賽第二名。”
“我想告訴今天受資助的學妹們,無論何時何地,總有人在關心你,無私地幫助你,加上我們自身的努力,是可以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未來的。將來,我們也要把這份愛心繼續傳遞下去。”
……
現在,20年前游文晃種下的“小樹苗”陸續長成了參天大樹,他們,有的結婚生子,讓游文晃成功“晉級”為“外公”。有的,在大學里勤工儉學,成立志愿者團隊,傳遞正能量。有的,成為商界一員,秉持著游爸爸 “厚德載物”的家訓,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廈門市五一勞動獎章 陳毅
2015年7月26日上午10點左右,陳毅開著68路公交車到湖里區政府附近時,突感身體不適,但他仍然忍痛堅持踩下剎車,這個緊急剎車,救了一車人的命。
熄火之后,陳毅口鼻突然噴出大量鮮血,從公交車上的監控看,當時鮮血把他身上的制服都浸透了。
這一舉動在全國獲得了極高的贊譽。由于公交司機陳毅在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樹立了正能量的形象,廈門市總工會將破格授予公交司機陳毅2015年市五一勞動獎章,這一決定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廈門對好人的敬畏。
對于成為“榜樣”“好人”等頭銜,陳毅謙虛地說:“那有啥呀!剎車救人是每個司機的本能反應!” (本報記者 鄧婕)
福建省身邊好人 陳偉
“法庭義工”是廈門市思明區城市義工協會與思明區人民法院合作開展的全國首個法庭公益志愿服務項目。
陳偉是思明法院安檢窗口“法庭義工”服務站站長,2014年7月加入“法庭義工”以來,積極服務來法院辦事群眾,疏導安檢當事人情緒,累計在崗服務時長272小時,化解大量糾紛,有效提升了法院的司法親和力。此外,陳偉還在生活中廣為宣傳“法庭義工”機制,帶動自己居住社區的居民加入義工隊伍,實現以社區居民集體名義承包義工服務站點的機制創新,受到各方好評。 (本報記者 鄧婕 文/圖)
?
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水草(陳素珍)
8年前,水草是一個“愛玩又單純的小女人”,有車有房,有美滿的家庭,還有自己的企業和員工。但她,卻選擇了一條最難走的路。 2008年汶川大地震,“熱心人”水草帶著救援物資趕往災區。在汶川的半個多月里,水草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志愿者一起參與救災,“同吃一塊壓縮餅干,同喝一瓶礦泉水,看著生命的起落”。水草說她收獲著生命中難得的體驗。
回到廈門之后,水草馬上與藍天救援隊總部取得聯系,著手成立廈門藍天救援隊。2009年4月18日,在水草的凈水器店里,廈門藍天救援隊成立了,她成為全國藍天救援隊中唯一的一位女性隊長。
往后的幾年時間里,青海玉樹救援、南平光澤失蹤人員搜救救援、江西撫州水災救援、云南盈江地震救援、四川雅安地震救援、汕頭水災救援、廈門同安山區驢友被困等各類救援,大大小小上百起,都留下了水草的身影。她說,正因為她有過苦難的感受,對有災難的人就更不可能視而不見。2015年,水草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本報記者 鄧婕 文/圖)
?
獨腿義務交警 謝啟明
年幼時曾遭遇車禍失去了右腿的謝啟明,經過自立自強,如今已是兩家手機店的老板,然而,2015年4月的一則招募通知,卻讓他心潮澎湃——
當時,廈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宣布成立義務交警支隊,并向全社會公開招募志愿者。謝啟明想到了自己的經歷,便毫不猶豫就報了名,用行動和誠意打動了交警部門,獲得了破格錄取的資格。事實證明,謝啟明的表現十分出色,他除了完成基本工作,還常常給自己“加任務”。
加入義務交警隊半年多來,謝啟明平均一個星期值班兩次,早上7點到崗、9點趕回公司上班,或是從傍晚5點站到7點,每個月在崗時間超過10小時。每當斑馬線前的綠燈轉為紅燈時,謝啟明都會立即打著手勢,吹響哨子,并拄著拐杖迅速攔下闖紅燈的行人,直到下一個綠燈才放行。看到電動自行車開上機動車道,他又會將拐杖架在腋窩處,用手勢引導電動自行車離開機動車道。兩個小時的執勤時間里,各種各樣的交通情況都有可能遇到,謝啟明一刻都不敢松懈。
雖說只是義務交警,可是在謝啟明看來,這是一項神圣的工作。他說,每次穿上反光背心,心里就會涌起一股責任感;他說,他要一直堅持到自己做不動為止。(本報記者 田圓 文/圖)
?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5-12-14廈門市民踴躍推薦身邊感動人物 社會反響強烈
- 2013-04-22搶險救災感動人物張尚年 卓佳 陳瑩 李淵 張藝川
- 2013-03-11福建“感動人物”黎本宣 抵泉州尋找岳父
- 2011-11-24陳至立出席中國兒童慈善30年感動人物頒獎晚會
- 2008-02-01眾網友評選今年春運最感動人物 溫總理高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