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 建立“萬人保潔機制” 破解農村衛生難題
南平市通過建立“萬人保潔機制”,大力推動農村環境衛生治理,探索出一條農村環境衛生常態長效的保潔新路子。
建立專職保潔機制,開展日常清掃保潔。2014年以來,南平市將城市環衛機制導入農村,建立專職保潔員隊伍,以行政村為單位,按每500:1的比例配備專職保潔員。目前,全市1637個村已配備保潔員5119名,配備率100%,達到每450人配備1名保潔員。同時,各地還創新機制,實行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鼓勵農村衛生保潔實行市場化運營,全市有58個鄉鎮、281個村莊將衛生清掃保潔“發包”給社會環衛公司。
建立財政獎補機制,解決保潔資金瓶頸。市、縣(市、區)兩級財政每年按農村常住人口每人獎補30元,其中市本級獎補10元,縣(市、區)配套獎補20元。
建立農戶繳費機制,鼓勵群眾共同參與。南平市還以行政村為單位,按常住戶每戶每年60元標準適當繳交保潔費,全市已繳交農戶45.7萬戶,繳交率達96%,收繳金額3285.14萬元。同時,各鄉鎮充分發揮村民主體作用,通過建立“文明勸導隊”,“巾幗服務隊”,“老年協會”等方式,形成了主動參與和自我監督機制。
建立督查考評機制,確保工作常態長效。將全市農村環境衛生檢查考評工作納入共建美麗南平綜合考評成績。建立了市、縣、鄉三級評價體系,加大考評力度和密度。2015年,根據每個季度的工作重點,制定量化評價指標,抽調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督查考評組,以暗訪為主、明查為輔的方式開展檢查評比。
建立獎懲激勵機制,促進工作落實到位。專門設立共建工作專項基金1500萬元,每半年對縣(市、區)進行評獎。對前三名的縣(市、區)分別獎勵30萬、20萬、10萬元,對后三名且綜合評分在60分以下的縣(市、區)給予處罰20萬、15萬、10萬元。同時,對行動慢、力度小、重視不夠的地區和單位主要領導和相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由縣(市、區)效能辦、文明辦、共建辦予以約談,約談后仍整改不到位的,取消文明單位評選資格。此外,還實行萬人保潔工作單列考評,單列獎勵,每季評獎一次,對得分在前三名的縣(市、區)分別給予10萬、8萬、6萬獎勵,對連續兩個季度位列倒數三名的縣(市、區)罰款5萬元,同時縣(市、區)分管領導由市效能辦進行約談。
晉安
傾力打造省城最美棧道——金雞山公園綠道
金雞山縱臥福州晉安河東岸,是唯一由環城山脈嵌入市區的支脈。古籍《閩中記》載:“秦始皇時,望氣者云:此山有金雞之祥”,故名金雞山。金雞山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自然生態保持良好,緊鄰火車站、五四北路等城市主要聚居區。1997年2月金雞山公園建成,。2003年后,公園曾一度破敗,園容風貌差,游人越來越少。2012年,為滿足市民健身休閑需求,福州市委、市政府將金雞山公園改造提升列入環境綜合整治和城市景觀建設重點工程,由晉安區負責牽頭組織實施。2015年,金雞山公園一期、二期改造工程如期竣工,向市民開放。改造后的金雞山公園煥然一新,形成由瀑布景區、環山路棧道、高空攬城棧道、山脊線棧道、南天照天君宮觀以及正在建設中的溫泉公園至金雞山生態廊道等6大景觀,成為福州市景觀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吸引了眾多游客。
來到金雞山,最受市民推崇的還是金雞山綠道。金雞山綠道以休閑、健身、攬城、觀景為主要功能,選線采取“三環、一軸、多節點”設計,總長7.56公里,建設規模震撼,富有特色,被譽為福州最美棧道。這條綠道的設計建設有諸多創新:
一是突出人性化設計。充分吸收國內外綠道規劃設計的優點,植入先進的建設理念,采取小環與大環相結合的設計,形成環山路棧道、高空攬城棧道、山脊線棧道等三種類型。同時注重行人安全舒適性,全程實行無障礙坡道設計,即利用原有環山公路,采用懸臂外挑式建設,并多節點布局,沿線設置多個景觀服務設施節點,建有12個觀景休息平臺和10個進出棧道出入口,滿足不同群體的登山健身的體力需求。在這里“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的傳統登山觀念蕩然無存,推著嬰兒車、輪椅游覽棧道的游客時常可見。
二是植入綠色生態理念。綠道依山巒起伏,穿林而過,不占用即有林地;地面鋪設材料為黑剛玉環保地磚,抗耐磨,不炫光,腳感好;護欄采取鋼柱和鋁合金材料制作,做到安全性與耐久性相統一;沿線電力、消防、光纖網絡等各類管線設置在棧道下方,充分體現了生態環保的理念。建設過程中,在盡量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礎上,在綠道兩側及一些重要節點,實施土壤改良、林相調整,新種植開花喬灌木和色葉植物20多種3500余株,有效提升了金雞山的植被觀賞性。改造后的金雞山公園依然保留著大自然山林的原始風貌,山野情趣濃郁,負氧離子濃度高,空氣清新,綠道兩側更呈現出“四季有花,春夏尤勝”的風貌。
三是凸顯高空攬城特色。金雞山海拔較高,并深嵌城區,是攬城觀景的絕佳位置。在設計上充分利用這個特點,沿著金雞山最高處的山脊線,環繞主山脈一圈,修建東西走向的等高棧道,標高為80米至90米,由一根根柱子撐在空中,這些柱子最高的達27米,猶如空中走廊穿行山中。游客可通過蜿蜒在山林中的攬城棧道“穿山越嶺”,欣賞山林景觀等自然人文景觀,飽覽周邊城市建筑。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6-01-12龍巖市委文明辦主任劉洪華蒞臨武平縣下壩鄉
調研指導鄉村文化宮建設 - 2016-01-11武平:全面推進“道德文化墻”建設 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
- 2016-01-11泉港區構建五大機制 推進文明城區建設
- 2016-01-11涵江區完善無障礙設施建設 創建文明新風
- 2016-01-08武平中堡鎮章豐村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