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
地下綜合管廊 助力共同家園建設
平潭綜合實驗區作為一個新城,為了保證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高效能管理,從新城建設伊始,就注重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這座兩岸同胞宜居宜業的濱海新城快速崛起的同時,代表“城市良心”的地下管道“大動脈”網絡也正悄然成形。
早在2011年平潭綜合實驗區就啟動了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首期規劃綜合管廊56.99km,其中干線綜合管廊15.4km,支線綜合管廊41.59km,納入管廊內的管線主要有中高壓電力、通信、給水、中水、直飲水等。通過四年的實踐,初步構建了以兩條主干線綜合管廊為主,各片區支線綜合管廊為輔,輻射全區的綜合管廊系統。全區在建9條綜合管廊,總長25km,已完成主體工程23km,投入使用4.7km,共完成投資18億元,另有23km管廊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吸收臺灣元素。臺灣管廊建設起步較早,許多經驗值得借鑒。為此,與臺灣知名規劃企業合作,平潭在總規中突出兩岸共同規劃建設的特色,城市干道路網框架整合了預留地鐵路線及管廊的納入空間。在近期開展新一輪的管廊專項規劃修編工作中,將嘗試導入GIS BIM前瞻技術。同時,掌握臺灣在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兼容并蓄,消化吸收,積極突破優化。
打造質量精品。設計了四大類型標準管廊斷面(兩種單艙,兩種雙艙),統一了附屬構筑物設置原則。在國內尚未完全制定消防建設與驗收標準的情況下,組織國內及臺灣專家與設計單位編制消防設計導則,以指導全區綜合管廊消防設計。從基坑開挖、主體澆筑、附屬設備安裝、竣工驗收等環節全面推進標準化建設,采用先進的施工工法,確保施工安全及工程質量。
增強造血能力。用足用好國家賦予的先行先試政策,采取PPP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設施項目投資。將已建的管廊中的10.2公里干線管廊及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28km管廊一同打包成一個PPP項目,面向社會資本進行推介,取得了良好效果。
創新解決難題。隨著建設步伐的全面提速,擺在當前的是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運營問題。平潭正結合PPP投融資的實施方案,對地下綜合管廊管理條例、管廊取費標準進行進一步的測算、修訂,為地方建設、運營管理提供參考依據;同時,積極探索綜合管廊可配套的周邊資源,嘗試結合綜合管廊周邊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進行綜合管廊建設,提升項目整體盈利,進而降低政府的負債。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6-01-12龍巖市委文明辦主任劉洪華蒞臨武平縣下壩鄉
調研指導鄉村文化宮建設 - 2016-01-11武平:全面推進“道德文化墻”建設 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
- 2016-01-11泉港區構建五大機制 推進文明城區建設
- 2016-01-11涵江區完善無障礙設施建設 創建文明新風
- 2016-01-08武平中堡鎮章豐村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