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縣邊防官兵為謝基全按摩,并帶來藥品。
福州新聞網1月1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陳貝茜 文/攝 通訊員 洪映劉其燚)曾經,他是村小學的一名代課老師,領著孩子們盡情奔跑;22歲后,他逐漸雙腿無力,只能拄著拐杖上課;33歲,他再也拿不起粉筆,離開三尺講臺。他被確診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成了“漸凍人”。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接下來的17年里,病魔一再造訪他的家:7個兄弟中,2個患癌癥去世、3個成“漸凍人”、八旬老母因勞累過度摔成骨折,臥床不起……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羅源縣霍口鄉東宅村的謝基全。近日,記者來到羅源縣松山鎮小獲村禮堂看望他,在他的臨時住宅中,敞亮的房間里日光融融,邊防官兵和志愿者為他送來一大袋新年慰問品,謝基全擁著棉被倚靠在床上,不停道謝,臉上露出陽光般的笑容。
“去年2月,我們在報紙上看到關于謝老師的新聞,心里很不是滋味,從縣城乘車90公里去霍口鄉。”羅源愛心團隊“隨手公益”負責人李進福說,到了后就看到山坡上一座破敗的傾斜木屋,屋內用木板隔成小間住著二三十人,謝老師和他87歲的母親躺在床上,生活十分不便。
“去年,我們聽說謝老師的家人正在建新房,便把他接到松山來。”李進福說,一名志愿者提供了臨時住所,另一名志愿者主動要求照顧謝基全的日常起居,還有縣邊防大隊官兵和許多愛心人士,不間斷送來大米、食用油、蔬菜、魚肉等。
負責照顧謝基全的志愿者鄭新煥說,剛來時,謝老師披頭散發、胡子也留了好長,大家請來了理發師傅為他打理,還替他剪了指甲、換了新衣。志愿者們買來熱水器,在禮堂邊的空地上,搭起一間小活動板房作為謝基全的淋浴室。還有好心的姑娘送來幾盆綠植,擺在謝基全的房里。
看著滿屋子的客人和慰問品,謝基全雙眼紅了:“自從成了‘漸凍人’,身體就像散架了一樣,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多虧有了大家,我才能活到現在。”他說,冬天的霍口深山特別冷,以前他只能靠電熱毯取暖;現在他住得好,吃穿不用愁,還有志愿者陪他聊天、閱讀,“就像在做夢一樣。”
去年4月,福州省立醫院的醫生主動為謝基全提供義診,羅源縣邊防大隊的官兵專門派車送他去醫院,還載著他四處兜風,看看福州這些年來的變化。除此之外,羅源縣殘聯為謝基全殘疾三兄弟撥出6萬元的“危房改造”資金,幫助他們建設新居,圓早日有個溫馨的家的夢想。想到即將建成的新家,謝基全無限感慨:“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了!”
身在松山的謝基全,雖被溫暖簇擁,但也掛念年邁的母親,想盡快回霍口。謝基全感動地說:“松山就像我的第二個家,志愿者告訴我,只要我愿意,他們隨時歡迎我回來。”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6-01-13永安:感恩回望2015 志愿服務溫暖一路
- 2016-01-12新年送溫暖 愛心公益行——閩侯縣社會公益接力第六棒活動啟動
- 2016-01-11建寧縣開展“百家惠·惠百家”送溫暖獻愛心行動
- 2016-01-06武平縣總工會啟動“兩節”送溫暖慰問活動
- 2016-01-06林金嬌:愛心媽媽”用心溫暖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