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開封古都,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22日上午,記者從河南省開封市召開的清明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將于4月1日至4月10日舉行,為期10天。(3月24日 人民網)
四月清明,天色漸暖,景色漸濃,游人漸多。祭奠祖先的,悼念烈士的,出門踏青的,親友相聚的,都趁著這股暖暖的春意、醉人的美景,一股腦兒全涌進這大好的春色里。
春風送暖,花開滿園,雖無美酒醉人,怎奈美景惹人醉?賀知章說,二月的如春風如剪刀一樣,裁出了碧樹綠絲絳;杜牧說,清明雨,行人魂,酒香濃,杏花春;李白說,黃鶴樓,下揚州,碧空洗,江水流;高鼎說,草長鶯飛,拂堤楊柳,兒童早歸,東風紙鳶......一片春色,無限風光,一首好詩,無限遐想,任誰游賞這詩意的春天里,豈有不醉之理?
很多人醉倒在三四月的美景里,爛醉如泥。踏青時,攀木摘花;賞景時,任性刻畫;祭奠時,鞭炮如花;若有“請勿拍照”的提示,反倒是非拍不可;若有“嚴禁煙火”的標示,硬要吞云吐霧;越禁止攀爬,越想要試試......難道真是春色讓人沉醉如此?難道非要趁著醉酒耍瘋癲?
詩意清明不必醉。清明的真意有三重,一是道德層面,倡導孝道;二是文化層面,意在傳承;三是現實層面,放松身心。景是好景,詩是好詩,游客不能賞玩了風景,卻誤解了清明的真意,從而玷污了清明。為美景好詩而陶醉,這是人之常情,說明我們領會了這春天的雅致;倘若只是會意春色,不解風情,醉而不知清醒,倒是辜負了這春天的美意、清明的真意,不值得提倡。
游客當懷敬畏心。沒有敬畏心,則會任性妄為,破壞雅興,踐踏文明。心懷敬畏,是優雅的君子之行。敬畏春天,感謝這迷人的季節,讓我們可以逃離冰寒蝕骨,讓我們可以感受到希望和溫暖;敬畏美景,感謝它五彩斑斕的饋贈,讓我們欣賞到一個不一樣的芳菲世界;敬畏詩人,它們教會我們領略春天姿態的方法,帶給我們啟發,留給我們回憶;敬畏清明,它給我們這樣的機會,一邊休閑放松,一邊領略道德文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是,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當有詩者心,可雨里傷感,可惆悵滿天,可酒肆暢飲,可飽覽春色。為一己私欲擾人雅興,為一息歡愉煞掉風景,這是你眼里的清明,不是大家的清明。我們所需要的清明:要有禮貌有節制,有傳統有現代,有文化有道德,有美景有美德。(徐云方)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