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廣泛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化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當前,就要全面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以打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為主要目標,用精細化思路引領活動的開展,強化主題教育,重視道德實踐,打造精品工程,優化精致項目,著力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打造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排頭兵,帶動全社會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質不斷提升。
實施精細化的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就要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激發群眾熱情,讓群眾唱主角。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就要在創建活動中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做到謀劃思路向群眾問計、查找問題聽群眾意見、改進措施向群眾請教、落實任務靠群眾參與、衡量成效由群眾評判。
實施精細化的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就要注重提升群眾的文明素質,努力改善民生,讓群眾得實惠。利民惠民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原則。這就要求創建工作必須在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上下功夫,不斷提升群眾的文明素質和生活品質。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必須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認真解決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各種實際問題。
實施精細化的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就要注重培育特色和品牌,搭建實踐平臺,讓創建工作上水平。提高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水平,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形成特色、打造品牌。一方面,要面向基層群眾,突出活動特色,將地方特色、區域特色、家庭特色作為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的品牌,推進“文明創建一幫一,城鄉共建手拉手”城鄉幫扶共建活動,推動“青年文明號”“巾幗示范崗”“文明樓院”“文明小區”“生態文明村”等外圍創建活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除了報刊、電視、網絡和宣傳欄、戶外廣告以外,還要積極發揮市民文明學校、文明志愿宣講團等的作用,組織群眾開展“文明行為大討論”等活動,引導群眾用自己的眼睛感受文明、用自己的語言評述文明、用自己的行動踐行文明。
總之,實施精細化的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就要堅持創建為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從人民群眾最關心關注的領域創起,從人民群眾最歡迎的事情做起,從人民群眾最不滿意的問題改起,不貪大求全、不搞花架子,力戒形式主義,分年度、有計劃地逐步推進重點創建活動,持之以恒抓出實實在在的效果。讓廣大人民群眾可參與、受教育、能受益,創建一項就教育一方、淳化一方、惠及一方,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林駿旗)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