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人大常委會近日通過決定,將1月9日設立為義烏市“誠信日”。據義烏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市人大常委會及市政府組織在公共媒體上公開征集市民意見,大多數市民認為1月9日寓意為“一言九鼎”,將“誠信日”設在1月9日更能體現誠信精神的內涵。(1月13日新華社)
義烏市通過立法形式,將1月9日設立為義烏市“誠信日”,寓意為“一言九鼎”,用意和初衷可想而知。孔子曾經說過“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但是當下中國誠信缺失、道德滑坡的問題日益嚴峻。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到“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從“曾子殺豬示信”到“季布一諾千金”,類似的典故,可以看出我們這個民族的誠信情結。古語云“人無信不立,家無信不睦,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
如今,信用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確實愈顯重要。近年來,政府大力倡導講誠信的社會氛圍,職能部門亦是密切配合,期望民眾重視個人信用,以免不守信的行為影響正常生活。現代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現代文明社會是信用社會,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生命,是社會健康發展的根基。正如經濟學家吳敬璉所指出的那樣,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生命,誠信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備要素。誰遵循這一客觀規律,誰就會活得“瀟灑”,誰違背了這一法則,誰就“必死無疑”。
的確,在現實的社會經濟生活中,誠信總是與失信、無信共存。由于對失信行為缺乏有效約束和懲罰機制等,這些問題已經嚴重損害了人們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信心,影響到了經濟與社會的健康發展。
一個人的誠信行為,一個企業的誠信行為,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法律制度的約束逐步養成的。與市場經濟發展和深化體制改革的需要相比,我國的法制建設已顯滯后,大量存在的主體失范和市場秩序的紊亂,就是這一滯后的產物。如果不引起足夠重視,并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我們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因此,一方面要加強法制建設,以信用立法為基點,建立一套符合國際慣例的信用和信譽制度,建立信用信息披露和失信預警懲罰制度,懲戒失信行為。只有以法律維護社會道德、捍衛社會正義,督促人們講誠信,才能守住道德底線,才能讓守信者無后顧之憂,讓失信者付出慘痛代價。有道是:“誠信是誠信者的通行證,失信是失信者的墓志銘”。同時,全社會每個企業、每個人都應視誠信為生命,但愿天天都是“誠信日”,人人都做誠信人,我們一起做誠信的守護者和獲益者。 (左崇年)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