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翔安的綠色發展之路
香山郊野公園引來大量賞花者。 張天驕攝
九溪流域美景如畫。 張天驕 攝
東南網4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挺 通訊員 林瑞聲 沈淑貞)初春三月,放眼翔安,滿城綠意,白鷺戲波,漁歌唱晚。張埭橋水庫平靜的湖面上,鸕鶿、黑水雞、魚鷹、白骨頂、黃尾鶼嬉戲著,更有珍貴的紫水雞點綴其中。
百年不見的紫水雞為何選擇廈門、選擇翔安作為它們的繁殖、生活基地?在探尋這一根由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生態立區、綠色興區是典范翔安快速崛起、科學發展的根本奧秘。
建區之初就啟動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建設,生態發展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獲得國家生態區稱號,讓翔安的生態發展邁上更高的起點;全區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0㎡/人,森林覆蓋率達30.39% ,搶眼的各類數據,折射出的是翔安多年來對環境生態保護的高度重視、持續投入和長遠眼光。
作為美麗廈門戰略支點的重要城區,翔安正以綠意開啟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產業發展和環境相得益彰的科學發展之路。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6-04-18涵江區開展“文明涵江、共創共享”全民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
- 2016-04-18石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氛圍濃措施實
- 2016-04-18新羅區四舉措營造文明旅游新風尚
- 2016-04-17福清市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專題會議
- 2016-04-17鼓樓文明旅游、文明交通宣傳活動走進大根社區
- 2016-04-17永安市“日行一善為文明點贊”活動納入文明創建動態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