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石山莊飛檐
巧溪村饒國澤豪宅大門
現(xiàn)存的建甌古民居主要有“庫厝”“竹竿厝”和“三拼厝”3種類型,均具有十分典型的鄉(xiāng)土特色。
“竹竿厝”一般由廳堂、廳房、后房、廚房依次相連,用板壁相隔,多為小戶人家所居,現(xiàn)僅在建甌長橋門一帶尚保留著一片分布區(qū)。“三拼厝”一般由左邊的廳房、后房,右邊的廳堂、后閣以及其后的廚房等幾個部分用板壁相隔而成,多為中等人家所居,至今在建甌城區(qū)尤其是北辛街較為集中。而“庫厝”為古代富商和官宦的住宅,由于人為毀壞較少,在建甌一些偏遠鄉(xiāng)村保存了一批較為典型的大規(guī)模庫厝,成為建甌古民居的一個特色。這些“鄉(xiāng)村豪宅”分別是川石鄉(xiāng)的“千柱厝”、徐墩鎮(zhèn)的“伍石山莊”、吉陽鎮(zhèn)巧溪村的“官宅”、東游鎮(zhèn)黨城民居群落和龍村鄉(xiāng)大汴地民居群落等。
千柱厝位于川石鄉(xiāng)川石村,是清康熙庚辰四十九年(1710年)至壬辰五十一年(1712年)建成,全厝由上厝、下厝、后厝和三座亭子組成。三幢主體建筑成品字形布局,共占地1.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841平方米,擁有地面房間254間。千柱厝因擁有1000根房柱而得名,其中上厝430根,下厝300根,后厝230根,三座亭子40根。
伍石山莊位于徐墩鎮(zhèn)下碓村伍石自然村,是清代富商伍玉燦的住宅。清同治3年(1864年),伍玉燦對伍石山莊進行大規(guī)模建設,請江西、上海等地的名匠設計圖紙,濃縮清代各地民居建筑的精粹,各種建筑材料從武夷山等地經(jīng)水路、陸路輾轉運至伍石,歷經(jīng)18年建造,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落成。伍石山莊占地面積9000平方米,由三大院落組成,布局以中軸線對稱排列,面闊3間,中為廳堂,兩側為室,廳堂前為天井,院內有亭、閣、樓、廳,院前院后有花園、亭榭、池塘,大院右側還建有祠堂、戲樓各一座,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伍石山莊是福建唯一入選《中國古代建筑史》一書的建筑范例。
建甌保存至今的“庫厝”“竹竿厝”“三拼厝”,為研究地方歷史文化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見證。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4-26省委文明辦檢查指導建寧縣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工作
- 2016-04-26建甌市:高位嫁接幫扶 文明引領風尚
- 2016-04-25龍巖市召開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專題會議
- 2016-04-25涵江區(qū)新建“無違建”創(chuàng)建示范點助力文明創(chuàng)城
- 2016-04-22省委文明辦督查連城縣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
- 2016-04-22省委文明辦定于4月28日上召開農(nóng)村社會風氣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