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福建地痞無賴活動十分猖獗,拉幫結派。氣焰囂張,其表現是五花八門的,但概而言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賭博:設局誘賭和聚眾相賭是清代福建地痞無賴騙錢的一大伎倆,也是其重要的謀生手段,清代福建各地賭風都很盛。福州地方官林枝春把它列為福州民間社會“五蠹”之一,說:“衿監商賈,下及平民無不賭。”(道光《福建通志》卷55)《閩小記》攤錢(類似擲骰子)之賭,福州惟南臺為盛,漳泉兩郡則處處有之。賭風很盛的福建就為地痞無賴從事賭博提供了廣闊的場所。賭徒常趁集市和民間迎神賽會時聚眾相賭。如閩北建陽是武夷茶產銷中心,《風俗錄.建陽縣》載:“茶山近市,一市之人皆若狂,乘醉而賭,毫無忌憚。至茶事畢,游民尤集棚伙賭,以為生涯,不可不禁。”(陳盛韶:《問俗錄》卷1,《建陽縣》)地痞無賴有很多種誘賭方法:“或以聲色為圇:或認文酒為圇,一墜其中,旦夕家破.及其窮也,又入其伙以勾引他人為衣食計。蓋設局者棍徒而賺誘良家子弟者,半皆無行之士人也。”(施鴻保:《閩雜記》卷7)在閩南“漳浦俗賭風最甚,有等賭棍局賭開場,放頭取管,糾合無賴兇徒引誘少年子弟,窺其殷實,或賭局騙現錢,或索寫借契,甚或管以谷石,素以重利。及至稻谷登場,公然持契勒其父兄,而又惡黨成群,挾以不得不從之勢。”(道光《福建通志》卷56,《風俗》)光緒《漳州府志.風俗》又說:“賭棍誘民賭博,近日此類甚多,使人子弟覆產,為害甚大。”(光緒《漳州府志》卷37,《風俗》)有時地方官不得不出面干涉,頒布《嚴禁賭博諭》等,犯者予以嚴懲,如漳浦縣令陳汝咸就曾這樣做過。(道光《福建通志》卷56)。
(2)斗棍:福建沿海之民尚氣好斗,而清代宗族械斗之風尤熾,每個家族內部都有出現以械斗為業的地痞無賴,可稱之謂“斗棍”。斗棍平日不事生產,整天游手好閑,舞刀弄槍,喜歡招惹是非,引起械斗,晚清的斗棍向有“雙槍將”之稱,一為鴉片槍,一為火槍,可見其寄生性。有時斗棍還可被雇用替外族械斗賣命,簡直是“雇傭軍”,所謂“習演鳥槍,以待雇請,專以殺人為涯”(轉引自徐曉望:《試論清代閩粵鄉族械斗》,載《學術研究》1989年第五期)就是指此,斗棍往往操縱械斗,平時滋事引起械斗,斗前索取械斗費,斗中擔當主力,斗后挾資脫逃,致使族中良民之家受其累,陳盛韶在《問俗錄.詔安縣》中說:“械斗之動,動之利也。齊其心,齊其力,必齊其財,丁畝錢是也……索錢豪惡疾目切齒,須臾難緩,漳泉百姓敢于抗糧,不敢于抗此錢者,不畏官法,畏強梁也,火藥兇器出于斯,兵糈差費出于斯,和尸親,遞息呈,亦出于斯。城鄉無恥之徒,逐臭蟻附,而不肖家長,藉斂錢漁利,族中惡少無田產妻子,喜于滋事,轉脫身事,外致忠厚馴謹,有室家之民受其重累,一斗而富者失富,再斗富者轉貧,三斗而貧者流離死亡。”(陳盛韶:《問俗錄》卷4,《詔安縣》)盡管清代福建宗族械斗可能因為爭沙田,爭地租,爭水,爭風水及爭迎神賽會等諸多原因,但其中與地痞無賴從中推波助瀾不無關系。斗棍的存在,使得原本很頻繁的鄉族械斗更加頻繁,是鄉村不穩定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宗族勢力的庇護下,官府對斗棍難以整治,故得以逍遙法外,可以一次又一次參與械斗。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5-11廈門打造“文明行為示范街” 營造公共文明氛圍
- 2016-05-10惠安“六舉措”推進2016年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 2016-05-10惠安抓47個項目促文明城市達標提升
- 2016-05-10鯉城區“四個一”全面提升職工文明素質
- 2016-05-10城廂區學校“快、準、細、穩”開展季節性安全文明工作
- 2016-05-09青年應強化自身“文明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