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房里”“馬房里” 戚繼光平倭時留下的地名
倉山,古名“瓜藤山”,簡稱“藤山”。因先民墾地時挖到紅色土瓜,瓜上有藤蔓生,是以得名。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在藤山北麓建鹽倉,面朝閩江,以后乃有“鹽倉前”、“倉前街”、“倉前橋”地名延續至今。所以藤山又稱“倉前山”,簡稱“倉山”。
倉山有數處有關戚繼光平倭留下的地名。據蔡人奇撰的《藤山志》中“明嘉靖倭亂最后之殲滅”一節,道出了與此有關地名產生的原委。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竄犯我國東南海疆,到處攻城掠地,屠殺百姓,曾一度攻陷興化府城(今莆田、仙游一帶)??官撩褡逵⑿?、總兵俞大猷和副總兵戚繼光,率軍士擊敗倭寇,光復了興化。殘余倭寇又逃竄到福州。戚繼光為保護福州的安全,率軍士乘勝追擊,殺敵無數。倭冠余孽約3000人再逃竄到倉山的高蓋山,一路上逢人就殺,百姓罹難者不可勝數。戚繼光的軍隊尾隨其后,進駐倉山雁峰(今塔亭路)之麓。這里后有達嶺,前有大叢林,保慈寺橫貫小嶺(今上藤路)以為屏障,遂在此安營扎寨,設“營房”作為軍隊剿倭駐兵處;設“馬房”,作為戚繼光坐騎之馬廄;設“馬廠”,作為養軍馬之地于程埔頭。
高蓋山是倭寇余孽作困獸斗的集結地。這一年十二月,戚繼光出師高蓋山。部隊行至半野亭的綠野寺時,戚繼光恐士氣不振,遂下令休整。他手持制錢(銅錢)百枚,對軍士說:“此間菩薩威靈顯應,吾將卜之。倘百錢皆仰者,則戰必勝?!比胨聰S之,果見百錢皆仰,全軍歡呼喝彩,一時士氣高昂,個個奮勇直前,將殘余倭寇3000余人圍得水泄不通,悉數全殲。從此倭亂在福州乃告平靖。軍士凱旋時過綠野寺,拾錢視之,百錢兩面皆仰,全軍大笑。十分欽佩戚繼光破敵有“通變達權之一道”的出奇制勝的謀略。
四百多年過去了,當年戚繼光抗倭的地方,留下了“營房里”、“馬房里”和“馬廠街”的地名。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6-05-26德化縣婦聯開展“生態文明 綠色行動”環保宣傳活動
- 2016-05-26鯉城區委文明辦主任帶隊走訪慰問轄區困難美德少年
- 2016-05-26市民文明禮儀讀本 - 上班禮儀
- 2016-05-26邵武市召開2015年度省級文明城市測評反饋會
- 2016-05-26德化縣委文明辦“三重視”加強文明村創建工作
- 2016-05-26交通不文明行為添堵 駕駛員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