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高考全面適用新修訂的《國家教育考試違規(guī)處理辦法》被稱為“史上最嚴”以來,年年高考都因為新政頻出而年年被稱為“史上最嚴”。然而,即使今年又是“史上最嚴”并首次出現(xiàn)“作弊入刑”,全國依然有各種“泄題”和“槍手”替考的發(fā)生。以山東省為例,今年違紀考生雖然比去年減少20人,作弊考生比去年減少25人,但還是有14名考生違紀,22名考生作弊。從年年“史上最嚴”到年年違紀、作弊頻出,可見社會誠信構(gòu)筑任重道遠。面對誠信構(gòu)筑之艱難,即使今后年年高考都被冠以“史上最嚴”, 筆者認為一點都不為過。可以說,沒有最嚴,只有更嚴。
現(xiàn)代社會,每個人從進入小學以來就要經(jīng)歷無數(shù)次大大小小的考試,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試中,我們得到成長、鍛煉和認可。也只有考試,才是大家公認最公平的競爭方式,無論是考研、國考還是高考。雖然說高考對于一個人來說未必能決定其終生,但它承載著一個學生甚至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承載著一個社會的公平與誠信。可以說,考試的公平不僅影響到個人,更是影響到整個社會。當莘莘學子對著知識的必答卷作答時,同樣也對著誠信的必答卷在作答。而只有“嚴”字,才能考出一個人的學識水平同時也考出一個人的誠信程度。
當前社會處于改革攻堅階段,各種利益在調(diào)整過程中不斷得到?jīng)_突與整合,人們對自身利益尤為看重,比以往更渴望被尊重和公平對待。古語說得好:不患寡患不均。這就是為什么有一部分人認為在毛澤東時代的幸福感最強的原因之一。可以說,嚴格的考試不僅能確保考場公平,對于構(gòu)筑社會誠信,清正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都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的高考作為國家和社會遴選人才方式之一,是促進社會階層有序向上流動的重要途徑,在我國一直享有較高的信譽,人們普遍認為只有高考公平,教育才能公平,而教育公平則是社會公平的底線。國考公平作為行政公平的起點,就業(yè)公平的底線,既關(guān)系到什么樣的人群進入公務員隊伍,更關(guān)系到今后能否建立一支高效、廉潔的國家公務員隊伍以實現(xiàn)后續(xù)的公平與誠信。從這個層面講,嚴格公平的考試,不僅是民眾對于社會公平誠信的信心,也是民眾對政府機關(guān)公平誠信的信心。
筆者認為,誠信是社會和諧的土壤,公平是腐敗貪婪的天敵。真正公平誠信的考試,可以讓社會風氣少一份投機占營,多一份腳踏實地;少一些“拼爹”,多一些拼搏。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常常被一些不法分子用在考試的違紀和作弊上,但無論何時,社會誠信基石都不可松動,相信今年的“史上最嚴”在不久之后又會被另一個“史上最嚴”所取代。這時人們定會產(chǎn)生這樣一個共識:打造誠信,沒有最嚴只有更嚴。(泉州市豐澤區(qū)委文明辦 洪春來供稿)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6-14尤溪縣第一中學組織開展“文明教育月”活動
- 2016-06-14思明文明網(wǎng)上線:傳播文明 引領(lǐng)風尚
- 2016-06-14泉州推動“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制度常態(tài)化
- 2016-06-13東山縣舉辦“文明使者”志愿服務禮儀培訓班
- 2016-06-13晉安區(qū)文明學校開展“軍校少年好習慣 文明用餐”活動
- 2016-06-13永定:文明單位與社區(qū)“喜結(jié)良緣”共創(chuàng)文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