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17日訊(通訊員 高上釵)大田,是編撰《二十四孝》的元代學者郭居敬的故里,獨特的孝道文化在這里得到良好的傳承,至今傳承著獨特的孝文化,以《二十四孝》內容編成方言順口溜,配有一定的韻律,娓娓動聽。
今年,縣里修建孝道文化廣場,孝道文化進校園,在全縣中小學校里,開展評選表彰小孝星活動。孝道教育成為中小學課堂重要組成部分,把孝道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形成了孝道文化與教師學生日常行為相結合;與課程教學相結合;與學校德育教育相結合;與學校文明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五大結合模式”,實現孝道文化進校園三途徑:一是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孝道文化的知識;二是通過孝道主題文化環境布置的熏陶;三是讓學生參與和體驗行孝活動,在知行合一中培養一顆知冷暖、懂感恩的孝心。做到孝道文化知識的教育傳授。主要以主題班會的形式,通過觀看視頻、教師講評討論交流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向學生傳授孝道的起源及最初含義,孝道的發展及內涵,即從家庭意義上看,“孝”是以“敬”為前提,以“順”為表現,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孝道文化在當今時代的意義和具體表現。結合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以主題文化墻和宣傳欄布置的形式,營造校園孝道文化教育的環境氛圍。
全縣各中小學校做好孝道主題文化墻,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全縣十佳小孝星典型的孝道人物故事,通過可見可學的文化布置,潛移默化中在學生心中種下“孝”的種子。開展孝道教育活動的實踐,武陵中學同學們在學校倡導下,紛紛為自己的父母洗腳、捶背,以實際行動感謝父母。許多同學還為父母洗頭、掃地、洗襪子、送飯等來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各班級組織學生用不同的形式匯報自己做這些小事的感受。各班主任也告訴各位同學孝道的典型例子,從古圣先賢,從一代偉人,從平民百姓,通俗易懂的身邊事例,告訴大家以孝字當頭,水有源,樹有根,源源則流長。讓學生領悟“什么是孝道、如何盡孝順之道”等內容。校還開展當面說一句感謝父母的話、給外地打工的父母打親情電話表達感恩之情等一系列活動。旨在呼吁孩子們關愛父母,弘揚中國傳統美德,讓孝道扎根于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讓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學會感恩,懂得做人。剛剛被為大田縣首屆小孝星之一的吳欣平是梅山初中一名女生,父親患病離世,母親遠嫁他鄉,吳欣平從小與奶奶相依為命,自己長大了,奶奶卻老了,為回報養育之恩,吳欣平每天給奶奶擦身、敲背、洗腳,年復一年,從未間斷,已整整十個年頭。像吳欣平這樣感人的孝行故事,在全縣中小學校里還很多、很多。
縣文明辦也把第一、二屆孝老愛親道德模范攝制成短片,結合學校舉行道德講堂,播放給同學們觀看,用身邊的人,講述孝道故事,同時制成《弘揚孝道精神·建設和諧家庭》PPT課件,到二中、柯坑中學、石牌中學、太華中學、建設中心小學等學校進行巡回演講,使同學們真正感悟孝道力量,懂得立身處世從孝開始;教育孩子從孝開始,建設和諧家庭從孝開始。(大田縣委文明辦供稿)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6-17長汀縣委副書記王汝彬到文明辦調研創城工作
- 2016-06-17安溪縣整治清理城市涂鴉等不文明現象
- 2016-06-17好人365:扎根草根之“善” 滋養文明土壤
- 2016-06-17文明,是一種責任
- 2016-06-16武平縣召開2016年文明委成員單位(擴大)會議
- 2016-06-16福鼎市志愿者救助放生野生鳥類助推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