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帝亭,也稱真武殿,位于鼓樓區楊橋路西側的陸莊河畔。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為道教神仙中有名的玉京尊神。現武當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圣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民間稱報恩祖師、披發祖師等。明朝以后,在全國影響極大,近代民間信仰十分普遍。在福州地區,真武帝信仰很盛行,供奉真武帝的處所很多,玄帝亭就是其中之一。
玄帝亭面積不大,僅四十多平方米,兩層,屋頂鋪著黃色的琉璃瓦,兩根大紅柱子上,寫著“素月明四野,松濤發千聲”,富含哲理,黑色的橫匾上書“玄帝亭”。走進大堂,迎面而來的是一副對聯:“殿向橋東開潢漾水聲登貝帝,地從坊左聳郁蒼山色映蒲團”,形象地將玄帝亭的位置告訴人們。里面供奉著著金紫帶、紅披風、赤足、右手執劍、留著長長胡須的玄帝塑像,其左右各有一位護法神將,塑像背后是一張玄帝的工筆畫。塑像前的神案上,香火裊裊,仿佛置身仙境。走出玄帝亭,旁邊是小巧玲瓏的臨水宮,這是供奉婦幼保護神陳靖姑的,陳靖姑的塑像端莊慈祥,像兩旁的對聯是:靖姑舍己為人芳名千古,太后功德無量譽滿千秋。高峰橋的對面,還有一個小小的將軍府,據說是從祭酒嶺的將軍府分爐來的。面積不大的地方,就有如此多的廟宇,我們不能不佩服這精巧的設計。將軍府邊上,還有一塊題有“湖堤勝境”的石匾,其落款是“康熙己卯年”,算來,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玄帝亭建于何時無考,據說是與高峰橋同時建的。
高峰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橋長13.9米、寬3.64米、跨度7.5米,為石構平梁橋。橋的兩端有石臺階,原南端四級、北端八級,現南、北向新建小區抬高地基后,各僅存一級臺階。橋面南、北向直鋪七條石板、四對望柱、六塊1.8米長橋欄板,上有面刻有仙鶴、鯉魚、麒麟、花草等石雕圖案,雖然歷經百年風雨,依仍清晰可見,真應該感謝那些精心雕琢的工匠,為我們留下這寶貴的遺產。橋的西面,至今還立有一塊刻有“泰山石敢當”的碑,據說有鎮邪作用。在城市改造盛行的今天,此碑被保護下來,著實不易。高峰橋屢經整修,最近一次是1986年重新加固添砌石欄板。1999年由旅美華人歐先生捐資在橋北重建一亭,亭西有楹聯曰:“高賢奇榕通西澗,峰橫古橋連湖堤。”橋西側有一株三百多年樹齡的跨河“人”字形榕樹,是福州的一大奇觀。可惜“人字榕”在“龍王”臺風中被吹斷,幸好,園林部門及時采取措施,現在,新的“人字榕”正在形成,彌補了福州這一奇觀。
這里是當地百姓休閑的好去處,不少人在這里打牌、對弈、聊天。每逢玄帝神誕日,這里更是人聲鼎沸,演戲、聽評話,熱鬧異常。在喧囂的城市里,有如此優美的景致,宮觀、小橋、流水、古樹,難怪幾百年來,這里始終這么吸引人。常。在喧囂的城市里,有如此優美的景致,宮觀、小橋、流水、古樹,難怪幾百年來,這里始終這么吸引人。
幾百年來,玄帝亭、高峰橋、人字榕同沐陽光,共經風雨,成為城西的一道不可多得的風景。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6-17長汀縣委副書記王汝彬到文明辦調研創城工作
- 2016-06-17安溪縣整治清理城市涂鴉等不文明現象
- 2016-06-17好人365:扎根草根之“善” 滋養文明土壤
- 2016-06-17文明,是一種責任
- 2016-06-16武平縣召開2016年文明委成員單位(擴大)會議
- 2016-06-16福鼎市志愿者救助放生野生鳥類助推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