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山歌嘹亮 1936年盛大盤詩大會傳為千古佳話
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16日訊 永泰青云山天然氧吧養育了一方豪爽、熱情、質樸的百姓,千百年來,永泰人民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青云山歌精華,閃耀著藝術的光芒。如菜歌、打鐵歌、勸賭歌等,既有積極的意義,也有詼諧的內容,朗朗上口,很多農村老人張口就能唱上幾段,成為農村娛樂的一種時尚。
據《永泰縣志》記載,永泰最大的唱山歌盛會,是在1936年6月。當時,城關北門橋頭,人們曾懸掛水月舉行過一次連續3晝夜的盛大盤詩大會,北岸的盤詩能手以吳二妹為首,南岸則召集善于盤詩的青年共同組成,南北對壘,傳為千古佳話。
青云山歌有幾個顯著的特點。一是韻腳獨特,都是以永泰地方方言作為韻腳,如“山”與“關”、“坑”與“彎”、“埕”與“城”、“塊”與“對”等等,生活氣息、地域特色濃厚;二是聲音高亢,隔著山頭對盤,如果聲音不夠洪亮就難以使對方聽清,聲調一般都高八度,尖、高、亮為其特征,完全屬于原生態;三是形式自然,可以是男女對盤,也可以是一人獨唱,還可以多人對壘,不拘形式。在內容上也沒有固定的模式,除了《英臺山伯》《陳三五娘》這些長篇之外,其余全憑個人才智,隨機應變,可以問答,可以言物,可以猜謎,可以交友,也可以男女愛戀,不拘一格;四是歷史悠久,據記載山歌在永泰農村活躍了四五百年之久,且日久不衰,形成了極具地方特色的山歌;五是易學易懂,山歌以方言發聲,只要能聽懂永泰方言,就能現炒現賣,一般以七言為主,兩句一唱,前短音后長音,有的人音質好,最后還伴有顫音,聽起來更加動人。同時,山歌所唱大多是直言道來,也有比喻之類,都是大家熟知的事物,朗朗上口。
青云山歌唱不完,青云山歌更嘹亮。你聽,永泰山歌隊又唱開了:“一粒橄欖扔過溪,對面依妹是我妻,拜堂日子都揀了,就差沒錢向后推……”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新聞
- 2016-06-17長汀縣委副書記王汝彬到文明辦調研創城工作
- 2016-06-17安溪縣整治清理城市涂鴉等不文明現象
- 2016-06-17好人365:扎根草根之“善” 滋養文明土壤
- 2016-06-17文明,是一種責任
- 2016-06-16武平縣召開2016年文明委成員單位(擴大)會議
- 2016-06-16福鼎市志愿者救助放生野生鳥類助推生態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