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中國文明網在河北滄州舉辦贈書活動,贈送“中國好人”系列圖書。《中國好人傳》2014年卷收錄了1234位中國好人的主要事跡;《好人365故事(青少版)》針對青少年特點,講述了148位“中國好人”的感人故事。兩套書推出以后,收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近日,多地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開展贈書活動,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爭讀“中國好人”圖書,講好人故事,學好人精神,向好人看起的思潮。(6月14日 中國文明網)
靈魂是有香氣的。一個高貴的靈魂,縱然過得窮困潦倒, 也能在危難時刻,舍己救人,普度眾生,高貴的靈魂,只需要從一個人的選擇上,就可以分出高下;而一個自私的靈魂,往往在關鍵時刻,只能選擇自身利益,任需要被救助者吶喊也無動于衷。個人取舍不同,價值觀念不同,很容易讓靈魂分出高下,而高貴的靈魂,從來都有一種淡淡的香氣。
每一名中國好人,都是高貴的靈魂的代言人。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很多我們生活中很難注意到的美德的集合:見義勇為,愛崗敬業,尊老孝親,助人為樂……他們充分將自己心中真善美的一面發散給世人,于是我們能看見一幕幕感人的場景在生活中出現。《中國好人傳》正是因為匯聚了這些好人們的故事,也便具有了別樣的道德想起。
贈予“好人書”,是在凝聚道德的力量。當看似高深的美德由理論變為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的具體案例,這無疑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行善的指引:只要心中長存善心,隨時、隨地、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善良的撒播者。而入選的中國好人,來源于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階層,人們看著這些好人們的善行善舉,仿若自己也有能力、有機會參與到這個群體中,好人的感染力,就此顯現。人們心中的善念,因為好人群體,得以快速凝聚。
贈予“好人書”,是在散播道德的力量。道德潤物無聲,思想上的散播,能夠讓人們區分怎樣是正確的價值觀;而行為上的散播,則更容易讓人模仿、跟隨乃至自發而行。模仿而來的善行,在實際效果上會造福他人;跟隨而來的善行,在群體上不斷壯大;而自發而行的善行,更像一條條長久不息的河流,只要人們心中的善念不息,那么,道德的江海,也將永遠奔騰。
贈予“好人書”,是在聚散道德的香氣,更是在激發我們要做靈魂有香氣的好人。人人靈魂均有香氣,社會的溫暖,將會融化所有的苦難和灰暗。 (曾雪)
![]() |
![]() |
責任編輯: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