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為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石獅市委、市政府從小處著眼,從市民日常生活習慣出發,從群眾反映的“老大難”問題入手,精心策劃,組織開展“價值引領”、“書香獅城”、“文明出行”等十大“文明新風”行動,引領政風、社風、民風向上向善。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2015年3月29日,正式啟動十大“文明新風”行動,組織黨員干部代表、社會各界人士3000多人,參與大型宣傳踩街。活動開展以來,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得到省委領導的肯定批示,活動經驗被《中辦專報件》采用刊發。

“價值引領”方面,針對社會上愈演愈烈的拜金主義、道德缺失等不良思潮,以核心價值觀為切入點,組織開展“征集好家訓、評議好家風”活動;評選表彰“最美家庭”92戶、“獅城好婆媳”10戶;拍攝“文明微電影”——《簡愛時代》;建設鴛鴦池道德文化公園、前埔“家風家訓”主題公園等;籌建龜湖、西洋等2個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以及村規民約、家風家訓展示館;落實禮遇和幫扶“石獅好人”舉措,為2人特批廉租房、2人子女提供優先入學、63人辦理人身保險、115人次提供免費健康體檢。

“書香獅城”方面,持續舉辦閩臺對渡文化節、廣場文化藝術節、全民讀書月等活動;開辦“獅城新風”講堂83場,其中邀請國學大師傅佩榮等鄉賢開講19場;推出23場“音為你”文化惠民專場;出版《石獅鄉賢》、《尋找書本上的石獅》、《書馨》等9套文化叢書。

“文明出行”方面,舉辦第四屆“以獎促管,文明出行”表彰活動,“全年無交通違法車輛”由2013年首屆活動時的3349輛,猛增至今年的15383輛,比增460%。該工作得到公安部、團中央、省委領導的充分肯定并推廣。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首期投用62個站點、1200輛自行車;試行市區停車收費,首期確定收費車位406個,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
“垃圾不落地”方面,選定3家單位創建“垃圾分類,積分有獎”示范點,為全市近千輛早餐車配備垃圾桶;設計制作10000個環保車載垃圾桶免費分發。開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57次,處理相關違規事件5815條。

“莫炫嫁妝”方面,舉行2場大型集體婚禮,共有118對新人參加,反響強烈;舉辦青年婚禮新風行動傳播大會,開展“嫁妝莫炫大家談”;制作《嫁妝莫炫?婚姻無價》宣傳動畫在全省萬達院線播放;市青商會成員帶頭承諾,把喜宴費用降低50%,將節省下的30萬元用于資助58名困難學子。
“厚養薄葬”方面,出臺《關于推動“村規民約”修訂和執行的若干措施》,在全市力推文明辦喪,市財政出資140萬元獎勵28個工作先進村(社區)。自正式實施以來,全市1847例正常死亡案例的辦喪時間均控制在5天以內。全市節約資金超億元,捐資公益6000萬元。
“光盤行動”方面,制作分發“文明用餐、適量點餐”提示牌30000塊,試行“剩菜打包”獎勵措施。召開全市動員部署大會,與58家酒店簽訂《酒店業文明誠信公約》,分發《準時開席倡議書》20000份,大力倡導“八點開席”;選定39家餐飲單位安裝視頻監控,實時督促;舉辦“光盤行動隨手拍”微信傳播活動。

“美在旅途”方面,建設文明旅游行前教育館,免費制發10萬枚文明行李標簽、10000份宣傳折頁;開展燈謎展猜、伴手禮評選等主題活動;評選“人在旅途”隨手拍大賽優秀作品60幅;編印《美麗石獅導游詞》,開展“尋找最美導游”等主題活動3場,曝光不文明旅游行為28例。

“小城大愛”方面,推廣“陽光太太”志愿服務經驗,組建“陽光公仆”、“陽光少年”志愿服務隊,打造“陽光”系列品牌隊伍;成立水上安全宣教、海上應急救援等專業化服務組織;連續舉辦10屆全國首創的返鄉大學生暑期志愿服務體驗營,吸引了1000多名學子積極參與;建設愛心銀行、愛心驛站,定期舉行義賣、捐助、助困活動,已收善款近百萬元,幫扶困難群眾387名。
“誠信無價”方面,在全省建成首家縣級聯合懲戒失信平臺,針對失信被執行人,出臺22項具體懲戒措施。目前,共有5777人被納入該平臺,157人主動履行義務,到位資金1300萬元;法院、稅務、工商等部門定期發布誠信“紅黑榜”;改擴建“誠信石獅”主題館。
二、經驗啟示
(一)形成共識,頂層推進
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文明創建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專門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文明新風”行動領導小組,市主要領導親自抓,各牽頭單位和各鎮(街道)組建強有力的領導架構,確保十項行動有序有效推進。
(二)落細落實,久久為功
出臺“文明新風”行動“10+2”細案(即:10個行動方案和1個宣傳方案、1個保障措施),每項行動指定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明確分工,每項行動著力推出2-3項能夠落地、能見成效的具體活動,以小博大,以點帶面,推動工作落細落實。
(三)優化機制,確保長效
一是加大投入,市財政安排專項經費,為活動開展提供資金保障。二是規章約束,動員各行業協會、社會團體制定踐行“文明新風”公約;指導各村(社區)將新風行動的要求融入村規民約。三是強化督查,每季度開展專項督查,考評結果直接與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考評相掛鉤,實行“一票否決”,并納入年度績效評估體系。
(四)善用媒體,營造氛圍
一是用好傳統媒體。在石獅日報、市廣播電視臺長期開設“文明新風在行動”和“點滴文明?點亮石獅”等專欄,截至目前,共刊登57個版面,播報時長28181分鐘。二是用活新興媒體。開通“獅城新風”、“文明石獅”公眾微信平臺,向群眾征集并刊發文明標語547條,推送公益廣告作品225幅、信息報道2100余篇;利用中國石獅網和12345便民熱線開設“不文明行為曝光臺”,開展“不文明行為隨手拍”活動。
(石獅市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