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國慶即將到來之際,中央國家機關紀工委通報了近期查處的16起中央國家機關黨員干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例,要求中央國家機關各部門進一步嚴明紀律,強化警示教育,堅決防止“四風”反彈。(9月10日,國紀檢監察報)
中秋節對于中國人來講,是一個意義不一般的節日。既是萬家團圓感受家庭溫馨親情的節日,又是朋友互相走訪表達友情的節日。這種傳統情結在國人心中的真實反映,才是傳統節日本義的復歸。說到家人之間的溫情表達或朋友之間的略表心意,都少不了一個“禮”字。禮尚往來、禮輕情意重、禮多人不怪……有關“禮”的各種表達,這對于尋常百姓來講只是加深感情、表達心意的一種載體。但是對于那些借節日之機或大肆斂財收受賄賂,或對領導“節日慰問”感情投資,或巧立名目派發福利等做法,則是和中央“八項規定”相違背的。
可以說,自中央實行“八項規定”以來,各個節日期間出現那種公款吃喝、請客送禮現象明顯減少了,廣大群眾對返璞歸真的節日文化和氛圍給予極大的歡迎,“清廉過節”正成為當下中國官場的新常態。
然而,有種現象讓人費解,就是每到大節日期間,各級紀檢部門都會通報一批違反“八項規定”和“四風”的典型案件,具體內容都是收受或違規發放各種提貨卡、禮品卡等。這不知道是要歸功于紀檢部門加大巡查力度,還是要歸功于有些人在這個時候想自告奮勇當反面典型。
所謂“律己廉為首,立世德在先”,作為黨員干部,每逢節日都應堅決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守禁令,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管住口,管住手,不以打公款吃喝送禮,不收受各種有價證券或禮品卡,否則,就有可能被“卡”。
在這“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節日里,我們還要記住“一人不廉全家不圓”的道理。在一些交往應酬中,珍惜家人團聚、珍愛個人政治生命、珍重同事純潔關系,在誘惑面前要有免疫“抗體”,堅決做到既不受人以“卡”,也不授人以“卡”,時時刻繃緊“反腐”的弦,做到廉潔過節不“失節”,才能一身自由永不被“卡”。這除了要加強學習時刻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還要拋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僥幸心理,更要摒棄那種“坐等收禮日后關照”的潛規則思維,要知道一盒香甜美味的月餅或許就是炮彈外部的糖衣,一張數額誘人的卡券或許就是圍困你自由的無形高墻。越是毫末之間的抉擇,越能考驗一名黨員干部的名節和廉潔。越是過節越要注意把握好自己,越是職位高權力大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才能始終保持對黨紀法規的敬畏之心,才能自由享受月餅香甜和盍家團圓。(泉州市豐澤區委文明辦洪春來供稿)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9-13鼓樓區召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專題會
- 2016-09-13尤溪縣開展“情暖中秋,點贊文明”志愿服務活動
- 2016-09-13我省推行“八不”行為規范、做文明公民活動
- 2016-09-13美在中秋 文明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