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27日訊(福建日報 楚欣)福建開發歷史較晚,又遠離西部,按通常理解,這里的人跟漢唐時代的邊塞詩不會有什么瓜葛,但事實并非如此,唐代的福建人陳陶就寫過《隴西行》,且是邊塞詩的上乘之作。福建地處東南,地方文化色彩濃厚,按一般理解,這里的人與西部民歌不會有什么關系,但情況出人意料,被譽為“世界十大民歌之一”的《康定情歌》,就是福建人吳文季采編的。
從陳陶到吳文季,歷史跨越了1000多年,邊塞詩與西部民歌,仍為中國人所鐘愛。然而,這兩位福建人對此所作的貢獻卻很少被提及,他們的名字也不太為世人所知,這無疑是一件憾事。
陳陶(約812年—885年),字嵩伯,劍州劍浦縣(今南平市延平區)人,生活于晚唐時代,自號三教布衣,早年曾游學長安,因多次應試落榜,不再興趣于仕途。無職無權的他,隱居洪州(今南昌),“筑室西山,日以詩酒為事”。其作品題材廣泛,落筆不凡,后人輯為《陳嵩伯詩集》一卷,其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隴西行》(共四首)第二首:“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這首七絕高度贊頌了唐軍將士英勇殺敵的無畏行為,又對閨中的少婦深表同情。詩中的“無定河邊骨”與“春閨夢里人”虛實相對,榮枯迥異,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堪稱是反戰題材的經典,清初蘅塘退士將之收入《唐詩三百首》,此乃唯一入選的福建籍詩人作品。
陳陶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據傳在洪州隱居時,江西節度使聽說他是有德之君,為了考驗他是否真的如傳聞那樣高尚,便派了一位既有姿色又有才情的妓女前去伺候,想看看這位隱居者能不能堅持操守。此妓即蓮花妓,使出渾身解數,百般挑逗陳陶,都未能奏效。受挫之后,她對陳陶吟了一首自己寫的詩《獻陳陶處士》:“蓮花為號玉為腮,珍重尚書(指曾任尚書的節度使)送妾來。處士不生巫峽夢,虛勞神女下陽臺。”陳陶當即回了一首《答蓮花妓》:“近來詩思清于水,老去風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門戶,錦衾深愧卓文君。”未能完成“任務”的蓮花妓回去后,將這一切向節度使作了匯報,這位地方軍政首長聽后,感慨不已,從此對陳陶更加敬重。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 2016-09-27福州市多措并舉涵養城市道德 共建“文明福州”
- 2016-09-26為文明點贊 為三明點贊 提升三明軟實力
- 2016-09-26文明教育 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 2016-09-26文明旅游公益廣告
- 2016-09-26公共文明公益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