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家訓中的讀書勵志
東南網(wǎng)9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李宣華)將樂素有“文化古邑”美譽,在由縣客家聯(lián)誼會編輯出版的《將樂家訓家規(guī)》一書中,不管哪一姓氏,也不管家訓內(nèi)容長短,無不把“讀書”擺上重要議程。
將樂先賢、北宋著名理學家楊時,被尊奉為“閩儒鼻祖”。楊氏后裔的族譜家訓,如明代《弘農(nóng)楊氏家訓》中的“勤耕務(wù)讀,敦倫孝親”,把讀書排列訓言首位,而清代的《弘農(nóng)楊氏家訓》內(nèi)容更加豐富,長達千余字,分“順父母”“睦兄弟”“完國賦”“勤耕讀”“謹喪祭”“慎嫁娶”等12個條目細述,其中在“勤耕讀”中寫道:“教兒孫奉行正道,宜讀宜耕。耕讀者遂生復性之良策也。”又云:“地內(nèi)出黃金,一字值千金。”
宋代福建第一個考中武狀元的湯鴬,也是將樂人。武將的后人也講讀書勵志,《湯氏家訓》中專門安排“課詩書”一章節(jié),激勵子孫“增光門第,誦詩讀書。辛勤搜討,訛辨魯魚”。蕭姓在將樂是超過一萬人口的“三大姓”之一,《蕭氏家訓》要求“教子弟以讀經(jīng)書,學正業(yè)以戒嬉游”,至今蕭氏聚集的村落還十分重視讀書,專門為考上大學的學子設(shè)立“人才榜”,安排專項資金獎勵。
《陳氏家訓》重視“農(nóng)耕士讀”,《傅氏家訓》勸誡后人“經(jīng)書當讀”,《黃氏家訓》指出“人莫先于孝友,學莫先于讀書”…… “勵志勤耕讀”仿佛成了客家將樂各姓族人的約定俗成,源源不斷地為“文化古邑”注入源頭活水。
![]() |
![]() |
責任編輯:康金山 |
相關(guān)新聞
- 2016-09-27福州市多措并舉涵養(yǎng)城市道德 共建“文明福州”
- 2016-09-26為文明點贊 為三明點贊 提升三明軟實力
- 2016-09-26為文明點贊 為三明點贊 提升三明軟實力
- 2016-09-26文明教育 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 2016-09-26文明旅游公益廣告
- 2016-09-26公共文明公益廣告